繼雙年展後,又在星期六的晚上到北美館散步了,跟導覽跟到義工老師都對我有印象了(望) 。

這次過去,只有一樓 【真真:當代超常經驗】很扎實地逛完,二樓跟導覽匆忙走過,三樓沒上去。就等期中考結束再去補完好了,順便連河床劇團的[開房間]表演一起參加。

這兩個展【真真:當代超常經驗】& 【隱藏的真實:典藏品修復展】,對我來說,都有真假難辨的意涵在裡頭。不論是藝術家刻意造成或是不可抗力所致,在館內都走過了真假難分、發現真實的過程。到最後,發現真實的重要性,與發現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好像也沒有明確的答案。

===================================

以下就從【真真:當代超常經驗】開始,分享一些印象深刻作品:

余政達 [信]

一開始,很認真把每段影片都看完,實在不知道這倒底是在幹嘛.....推測是以匿名來做意識宣傳:科威特人要捐款、利比亞總理兒子要報仇、非洲銀行的行員要找共犯偷錢.......

後來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說「信」都是他從 email 的垃圾區挑來的經典。並邀請符合信中描述的人,在相同的背景下,以假亂真地朗讀這些奇奇怪怪怪的詐騙信。透過朗誦,把文字轉化變成言語,模擬一個詐騙情景,板子上還留著發信人姓名和聯絡方式。

看來,我真的被騙了.....但,真的在 email 看到那種信,我還是會直接刪除就是了,只是拍成影片就有點遲疑了XDDD 。但詐騙信件不就是要超級逼真才能說服人跳進陷阱嗎?

今天資概課,在討論個資法,老師說到:很多會上網卻很無聊的阿公阿嬤,發現都沒人寫EMAIL給他,就會開垃圾信一封一封地看完。

不知道,阿公阿嬤會不會認真看待這些事?

01_余~1

  

 曾御欽 [熱黑]

展間全黑的,很喜歡的一件作品,陰森詭譎,被四面低彩度,有點模糊的錄像包圍。螢幕擺得很低,我需要跪下來才會達到視線水平。有小孩,蹲在角落帶著期待卻空洞地望著遠方;翻倒的家具;雜亂的房間...... 總想到[惡靈古堡]的電動,氣氛很低迷,有種不安全感。是不是,小朋友走進來(視線剛好水平),更能體會那種感覺呢?

這件作品是藝術家到美國駐村時,拍小孩躲貓貓的情景。之後再照片上圖層,好像被黑油汙抹得髒兮兮的完全不像真的東西。來表達藝術家到美國時,那種陌生卻期待的心情。

 凹

 

周育正 [提案]

這是一個超級概念式的作品。藝術家,以企劃提案向展覽舉辦單位,提交企劃書,決大部分都無法成案在觀眾面前的歷程來做靈感。小版子上的說明大概是這樣

寫一份企劃書、申請表,寄送、審核、公布、得到結果後,企劃書有些部分被實現了,另一些部分被機制隱藏了。.......這是一個隱性的知識訊息。

展場擺了約六台印表機,顏料是用水;紙是用水書練習紙;文件內容是之前向美術館提案卻沒被錄取的企劃。因為水在水書練習紙上大約只能維持10秒,文字得辨識的期間約5秒而已。所以我們觀賞者看到的就是慢慢消失的企劃書,而藝術家希望我們做的,就是運用想像力,把斷簡殘編用想像力去補起來,而這份企劃,就是觀賞者個人的想像企劃了。

剛開始以為那些印表機不會動,直到看到小版子上的文字,才慢慢等其中一台開始印東西。印出來的東西,根本就是馬上無法閱讀!腦子裡只有兩三個單字,就這樣,企劃書變成一張灰黑色的紙......這些企畫書內容無法被清楚明確實現,某方面來說,有跟沒有是一樣的。就像被印表機一字一字確切的印出來,卻幾乎不見了。我們,就只能用想像力讓他實現了。企劃書是真實存在的,但在水氣蒸散過程中,我們已經無法去驗證其真假了。

44

 

牛俊強 [證明II]

如果我將消失在這世界,你要從我身上取走什麼部分(事件、物件、特質)?』『如果你要消失,你會留下什麼給我?

這件作品讓我超感動的阿!

藝術家用錄影的方式,將鏡頭對準自己,向對方提問,對方回答。所以我們看到的,就是藝術家聽到後的神情。布幕的另一側,是一個只有文字與照片的影片。關於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有他評圖的反應與表情(在北藝時)、他的出生對家族的意義、他與弟弟的關係、他的生命態度......

在看影片的時候,我才瞭解人存在不只是自己的事,認識的人對自己是有另一種自己從沒想過的存在意義與價值。當討論到「世代正義」時,我們總是在想,能為未來世代留下些什麼,讓他們的生活品質不比我們差;但我們是否有想過,未來的世代,對我們這代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物質、價值......?(但最妥當安全的方法還是留下不比我們這太差的生活環境就是了)第二個問題,是從自己的觀點出發,留下東西給他人,也是我們常會這樣想的。但第一個問題,自己是不會知道答案的,因為那是屬於他人的決定權。

經過這樣的對答,實能更了解自己與了解他人。當我們「消失」時,我們也真的存在於某個人的記憶裡了。

(提外話,那天下午才在數位藝術中心看到牛先生在為學弟的個展做開幕座談的與談人XDDD (他是個腦袋清楚,表達能力沒問題的人阿~))。 

 

王俊傑  [《微生物協會》[《--終曲:克里南特星]+[金羊毛計畫]

 [金羊毛計劃]是一個人類大遷徙的實驗計劃,由一家人為先鋒,探訪其他星球。因為地球環境惡化,我們變須要去創造一個乾淨、堅固與幻想的生活。(特製的展間真的就是亮白地刺眼)

這是一個敘事性的作品,藝術家煞有其事地做出標本、繪畫、生活紀錄甚至是一家人,來進行 Dr. Z (微生物協會的 CEO)的實驗。

一家人於2997年出發,以時速30萬公里遠離地球,隨身行李被限制、離開的太倉促。他們是第一批移民,到達克里南特星時沒有半個人。他們歷經了一個新年倒數。像達爾文一樣發現了多肉的神秘植物。每天就像在紀錄歷史。[科學怪人](黑白片)是唯一一部從地球帶過去的電影。他們猶如原始人一樣。他們做著克里南特星的移民紀錄。最後3003年結束了。

藝術家曾做了一系列《微生物協會》的作品,而克里南特星便是終點。在強烈的白光下,看著移民歷史,感觸還頗多的。因為地球環境惡化,被迫向外尋找下一個居住地。一切來得很急。從一開始想念地球生活,到開始探索陌生的居住地,紀錄歷史。他們就像最愛的[科學怪人]電影中的主角,活在憂鬱的矛盾中什麼都不是,好像也沒有未來。

藝術家把虛構的故事實體化,讓[金羊毛計劃]好像是真的,「克里南特星」真的存在,真的有一家人被「微生物協會」送過去。或許在未來,外星球移民計劃,真的會被實行。ˋ這時候,什麼是真的,什麼又是假的?

阿....好電波的作品XDDDD

02_王~1

 

王雅慧 [葉洞]+[空]+[When I look at the moon]

藝術家曾說過:

「當我們睜開眼睛,世界就以影像的方式映射在我們的腦中。然而這個『影像』就是現實嗎?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所看到的東西,難道不也是一種『角度』而已。就如同眾多的影像情報,也不知不覺疊合到我們的『觀看習慣』裡,再重新投射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這些生活中的『影像系統』,是如何影響著我們對現實的感知,我們看這個世界的方式,又有怎樣流動的可能性。」

「我的作品呈現的是一種彷如意識清晰的白日夢,睜著眼,看到了不尋常的景象,轉身環顧四周, 世界卻仍如我所認知的一樣。影像中的時空是熟悉又奇異的, 它似乎從經驗而來卻又與現實時空脫臼,像是從這裡滑移到了它處。 然而影像在這裡並非要引向一個已經消失或不存在的現實, 它本身就是一種經驗,一種現實。」

我們看到樹葉上的洞,真的只是一個洞嗎?還是那是一棟建築物?[葉洞],是葉子中的建築物;[空]是由葉子組成的建築物。我們看到的應該是什麼呢?(笑) 好像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總是不自覺強制大腦去給看到的東西一個解釋,一個主觀的解釋,當做看到的東西。而眼睛接收到的呈像,到底是什麼?最原始的畫面是怎麼樣呢?也就是,看到的東西不見得就是那東西真的形象,但我們能說那是假的嗎?

[When I look at the moon],是一個好可愛的影片,圓圓的月亮,在住家上頭的天空,不規則地移動著,就像幽浮一樣。在看這件作品時,突然覺得熟悉自然,好像曾經看過一樣(認真),但卻理性的知道那不是真的。最後阿....原來那月亮是,被手電筒照得閃亮亮的氣球.......

17d9c6a0-454a-422a-85e8-2553ad4e62ef a58a6edb-f5b5-4571-84a6-8b5418c090ac

  

崔廣宇 [2010極地日誌:錯誤的冰塊]

這是一個「土地藝術、科學基金會」舉辦的活動--北極圈藝術旅行計劃。

崔廣宇在巨型說明版上寫道:

「用藝術家的角度,解釋科學家正努力解釋的環境問題。......在盡量不干擾環境與不被北極熊威脅的前提下,進行創作與研究。.......這真是荒謬至極!......人造城市與環境的結界......我們只是極地餘暉下所映照的影子,等待下一場風雪來臨將所有痕跡湮滅。......在大自然提供的壯麗舞台上,懷抱浪漫,攝取靈感來豐富自己。」 

這些熱帶地區的人,在北極,做各種無實質意義奇奇怪怪的事:做一顆雪球,加酒絞一絞蓋上凍麵包,吃下去、做鈔票冰塊(把鈔票凍在冰塊裡)再加熱拿出來、挖雪洞又填起來.......-而在台灣,藝術家帶著北極熊玩偶頭,把頭伸進冷凍車裡,在家吃飯吹電風扇......台灣生活與北極生活的距達歧異。

我們在結界的一端:大自然之前,貌似只能耍耍小把細。結界的另一端:都市裡,好像與大自然完全切割,過著毫無受威脅的生活。突然想到,寒假去哈爾冰的好同學,回台灣後,突然想起哈爾冰,就把手放進冰箱冷凍庫的有趣行為~    到底去過北極是真的,在台灣,極盡體驗北極生活,是真的還是假的感覺?

 

未命名

 

姚瑞中[小幻影] 

這系列如底片般的影像,讓真的不像真的,假的卻像真的。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事物,在某個角度看來,卻不像他原本應該是的樣子。小小的驚喜還頗有趣的~  

[

 

劉瀚之 [窗外]+[揪領器]+[翻書機]

這系列作品讓我默默笑了。很智障(稱讚意味)。 

[窗外]就是在身上背一扇窗,窗子在臉旁,有事請開窗戶,也能隨時有窗景能看XDDD  突然想到國中時的教室,小窗戶高度剛好就是坐著在臉旁邊,娜時有甚麼是都直接從小窗伸頭就能解決,是服務窗台XD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好像與任何人中間都隔了一扇窗,雖然能開闔,但不管怎麼看,戴小窗子的人都是在「室內」,其他人總在「室外」。好像多了一到透明的隔閡。

[揪領器]是一個 M 的裝備?想要被人揪領子,就戴上揪領器,另一個人轉下方把手就能達到揪起領子的效果了。這是諷刺「霸凌」的作品,戴上揪領器人,幾乎等於宣告每個人都能來欺負我,而且很省力。如果揪領式的霸凌如此省力又容易的達成,而且每個人都戴一台,還有霸凌的意義嗎?從「省力」方面來說,方便他人來欺負總有點怪,這就是 M 吧.....

[翻書機]超可愛的,展場有一台不斷在翻的翻書機,總有衝動想蹲在旁邊吹吹風~國中以前,會拿起很多頁的書,啪搭啪搭啪搭得快速翻頁,感受空氣的流動,聞書的味道。也不知怎的,很開心~(但都是一個人的時候做這種事,畢竟旁邊有人會很羞赧XD) 看到這件作品後,突然有以前翻書涼涼的風,書紙味擴散過來的印象。當然現在都沒幹這種事了,有點害怕再拿起一本書幹這種事。(阿....就在剛剛拿起林山田[刑法通論 上]啪啦啪啦的翻動,吹風。好開心又好陌生的感覺XDDDDDD 遮臉)。 

其實這些小「工具」,好像也沒那麼有必要,畢竟要揪人領子,直接抓就好;要看窗景,走道窗前就好;要翻書,動個手就好。要達到相同效果,這些小工具真的有其必要性嗎?即目的效果是一樣真實的,那用小工具做出的方式,很假嗎?

 777777777[窗外]

 

 

6798273-2710971333333333333  [揪領器] 下圖為使用說明

888888888888888

 

333333333333388888888

[翻書機]右圖為使用說明

 

===============到2F了=========================

 【 隱藏的真實:典藏品修復展

北美館從1998開始進行作品修復,只是這時是送去日本請師傅修。台灣自己有系統接下這工作是在2011年後。

修復藝術品原來真的不像想像那麼簡單,只是補色、去灰塵黴菌而已專業做法,從一開始要用紅外光、紫外光、測光可見光甚至是 X 光來照射古董作品。看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或被做了什麼事。

  news-1-250x0-13595123020136201301231712315390211

 謝國鏞[安平古塋]1960's正面                                                畫框被拆開後,發現背面....(已修復版)

157

這真的非常令人驚恐!!一幅畫後面竟然還有另一幅,而且是在將近50年後才被發現!

 

另一件,何德來[星夜]也是在從畫板上拆下來後,發現一術家在背面寫著:「上、下、橫、豎都可以」XD。原本這件作品有個角落破洞了,還是義大利籍的修復師,用手編好纖維再上色的呢!

未命

何德來[終戰]1950    最左邊,可見光照射;中間,X光照射後;又邊,紅外光照攝。

中間那幅又令人驚恐了!畢竟竟然躲了一個人被蓋在顏料下面。

 

201301231712315390211

陳進[悠閒]1935  拿出畫框後之原版  多了些邊邊

Collection  

錶框後版

 

陳景容[雨後的海邊],原本是由六張素描底稿以膠帶貼黏接成(=口=),基底紙材因長年捲收,有嚴重摺痕,膠帶也變質。在修復過程,很特別的,是原藝術家的協助下進行補筆,保持最原始的精神。

 

M20120330508111   201301231711201807690

 陳澄波 [紅與白](年份不詳) 右圖為可見光照射版;左上則是X光照射版。原來顏料後竟然是個裸女.....應該就是陳澄波在上海教書時光的作品吧?

 

其他作品,有破損、有後代修復師不良修復而使作品更難回復原狀、保存方式不佳......這些被修復一部或全部的作品,都在2F展示,而且中間走道還有該作品的原狀況、修復的方式與工具,就像病歷表一樣,方便後代參考。  而且這次修復的材料,都是可卸除式的,免得有補錯、有更好技術、看藝術作品原樣時,方便去除。稍後看了典藏品修復紀錄的影片後,才真正了解修復的困難性與專業度,畢竟有個小失誤,原作就毀了.....也賴科學進步,讓修復工作更臻完備。

 

這些作品,是否要公開原本不被公開的部分([悠閒]的四邊、[安平古塋]的背面.....)都是經過多方考量的,像是藝術家自己的意思、藝術史上的意義、美術館館藏的考量......最後才有現在看到的結果。

 

在看這展前不久,剛好看了一本藝術經濟的書,討論複製品與美術館的角色關係。也就是,如果有一件複製品,幾近完全和原作一樣,為什麼他會比不上原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其實複製品一樣能達到和原作一樣的效果,我們何必拘泥於原作的光環?但我想,從著作權(即使大部分作品都已經超過保護期間了)與歷史角度來看,原作真的有他不可替代的價值。討論的角度已經不再是「像或不像」原作,而是,那張紙與顏料的歷史性。就像某朋友去參觀古蹟,該建築是戰後再造,所以看起來很「新」,就不想去進去了.....

回到修復,對我來說,和複製品有異曲同工之妙,雖說是為了保存作品而作為,但很多的補筆,也都是推測的,就像後代很難知道原藝術家在創作時作品亮度到底如何。所以被修復後的作品,到底還是不是原本的作品?即使修復得和原本幾乎一模一樣,那畢竟還是修改過的。是「真」的原作品嗎?或究竟是張「假」的原作呢?

若從美術館經營來看,一張修復過的畫,毫無疑問帶來的利潤是沒修復的好幾倍。而且很多件作品都是第一次被擺在公共場所。那美術館之前把他們收起來是為了?換個角度,應該感謝有修復計劃,讓這些閉不出戶的作品終於和大家見面了,讓後世記得他的故事與價值。

 

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從視覺或從實質意義來討論,都有很大的空間。我們從中得到的答案,就是我們對真假的態度了。

 

========================================== 

北美館公開的幾部  典藏品修復紀

圖片來源:建築美學文化 北美館  耿畫廊   聯合新聞網   人籟雜誌  鉅亨網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renlin79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