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開展隔天便參加了專為這次展所舉辦的的兩天研討會,主要是參展藝術家創作論壇。 鮮少有機會能如此近距離接觸藝術家、聽其創作想法與其作品介紹,對藝術家個人及其作品難得深刻。策展人引「後人類」(Post-human),作為這次展覽的主題。雖然 Post-human 在定義上仍未達統一見解,然就廣義而言,為現代人對生活期許、性別認同...等。持保守見解者,會覺得 Post-human 是個異端,挑戰「人類」本質,但我想,這只不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分支之一。「慾望」是作品的關鍵,後人類因為人類慾望而起;有了後人類,我們的欲望會導向何方?

以下三個議題,是本次展覽的三個架構:一、後人類時代的身體概念與性別意識;二、後人類時代的慾望指涉與實踐模式;三、後人類時代的生命繁衍與死亡超越,下面的作品,便是用這三個種類做區分(自行分類)。

恩... 「賽伯格」(cyborg);「嵌合體」(奇美拉)(chimera) ;「跨性別」(transgender) ,私以為是認識這展最重要的三個名詞。

「賽伯格」(cyborg):機械化有機體, ex:鋼鐵人。

「嵌合體」(chimera):生物身上有兩種不同類型的DNA體細胞, ex:老鼠身上有兔子基因。

「跨性別」(transgender):心理上/身體上變性。

後人類慾望 Post-humanist Desire  @MOCA

==========================

後人類時代的身體概念與性別意識

Phil Sayers

Three Graces   nude&shadow

Phil Sayers (上圖左)是位變性人,他20年來的作品議題都環繞在「跨性別」與「身體意象」、「性別反思」上。他試著去當一個女人,一個女性化的我。他分享,絕大多數的藝術家都是男人,而且根據聖經我們是從男人變來的。他曾作一系列模仿17世紀畫作人物姿態的攝影,像是 J.W.Waterhouse 的 [Pandora] (偷開盒子的女孩)、[The Lady of Shalott] (被繩子束縛的少女)、[Circe Offering the Cup to Ulysses] ......將美化女性或是責難女性的主題 (desire) ,轉化成獎放女性與剪斷束縛的主題。西洋繪畫的傳統總會有豐滿年輕的漂亮裸女展現她們的身體或是以女性為宗教與政治上的批判客體(ex:女巫),而 Sayers 將之轉化為老女人,一樣的赤裸一樣的姿態,或是轉化為因乳癌開過刀的女人...從老女人、她自己、她的 gay 朋友...不斷挑戰 (desire) 傳統觀念上女性身體的意象。對她來說,男性與女性形象是可以融合的。

她在座談最後,分享了她開個展時某些觀眾的留言,承認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她的作品,有些家長更反映,要怎樣教他們小孩?

他是個 tough 但和善的人,作品風格看似戲謔卻十分嚴肅認真。

 

Ane Lan

Pacto Femininum(moca圖)

〈Pacto Femininum〉107x130cm / 10min 40sec, 2009

〈My Baby〉單頻道錄像 6min 25sec, 2013

Ane Lan 是一個很柔善的人(大概像李安那樣),對女性與孩童總充滿關愛。往往變裝成女性,模仿、體驗女性生產、參與生產過程。作品 [Pacto Femininum] 是由七張攝影和一部影片所組成。上面的照片,是錄像作品的一個個主題故事,行李箱與強暴;結婚與鏡子;被外遇與有唇印在領子上的男性襯衫;香菸與妓女;墮胎與墮胎藥;家暴與肥皂;喪子與百合花。藝術家扮裝成上述受不同創傷的女性受害者角色,企圖 (desire) 模糊被害人與加害者之間的分際,其實加害與受害已超越單純的兩性關係與性別認同,而是社會亂象與心理變態交雜的負擔。在錄像中,Ane Lan不斷吟唱著類似的詞句:「If you never give/take/say anything....」。

而另一件錄像作品 [My Baby] ,藝術家同樣以反覆吟誦的方式 (My baby.......),扮演人工受孕工作人員,一邊進行人工受孕,一邊反覆吟唱對人工授精「胎兒」,給予祝福與愛。試著 (desire) 思考在人工生育普遍的今日,我們該如何面對「人類繁衍」這件事情。

 

   ..  

〈Shell〉by Ritty Tacsum 數位輸出,高100公分,6件

之所以要將這系列作品名為 [Shell] ,是因為「Shell is our skin for human body.」 Tacsum 在成長過程,時常感覺自己既是男性又是女性,覺得這是無法擺脫的一種宿命,卻又對自身性別認同感到好奇。她很喜歡觀察思考,我們外在的展( What we showing outside )並創造出屬於她自己的東西。Tacsum 這一系列結合身體不同部位的影像作品,並不是孤立的,她選擇去與她母親做連結溝通,意欲 (desire) 重新探索自己的身體,並從中開啟一條自我定義的路。

噢,這位藝術家跟我同年阿! I foundd she fascinates me.

 

黃贊倫

安妮 (moca圖)

〈安妮〉FRP、機件、人工皮草、鹿角、龜板 90x150x90cm, 2013

廢棄物(moca圖)

〈廢棄物〉FRP、壓克力、機件 80x160x60cm, 2011

在 ArtTaipei 的「家畫廊」有看到他的其他作品,他是個害羞說話慢慢又愛動物的人XDD 
先說 [安妮] 吧,基於人類對中藥[龜鹿二仙膠]的需求,藝術家想說,製藥需要兩種動物(龜/鹿),那就製造一種生物,讓他有該二生物製藥所需部位(龜殼/鹿角),就可以只殺一隻不用沙兩隻動物了...乍聽之下是還滿有道理的,但[安妮]還是具備些許人類特徵,在玻璃櫃中倚賴人工呼吸器苟延殘喘著,原為減少殺生的目的,仍有缺陷,人類製造了非人類,非人類在製造人類的慾望 (desire) 。黃贊倫反思: 「那如果我是那隻動物,我會如何活在世上?」 

至於 [廢棄物] ,他分享了一個小秘密,他有一個共同生活12年的好朋友,在2011死了,就是他硬碟容量 120GB, RAM:128MB 的電腦(苦笑)......所有檔案都在裡面,而電腦的主機板、硬碟、光碟機物鏡...整齊排列在廢棄物頸部兩側。其實藝術家作 [廢棄物] 的目的是想「把平常看不到的電影怪物出現在生活中會怎樣?」他分享道:「但當我完成作品時,我好像在做一個墓碑,所以我說動,他就活了,但後來又發現其實他是死的動作。」;「我作的機器人臉都是沒表情的(中性),但很多人都很我說他看起來很憂鬱,我想那是他們心裡的感受吧!」;「雖然人們看到他(廢棄物怪物)會很害怕,但我更怕人。」

在座談結束的問答時間,有同學問黃贊倫:「人和科技的關係在未來會是衝突或和平相處呢?」
「把你的手機拿出來,舉高,再舉高一點。好,放手。(笑)」
「我不敢」
「我也不敢XDD」 

--[龜鹿二仙膠]:一種以龜板和鹿角作為主要原料的中藥製劑,作用為強健筋骨,補氣、生精髓的藥方,並具有補充骨骼「鈣」不足,防止骨質疏鬆症。(wiki)

 

 

male(moca圖)

〈城市浮游體-雌性〉by 崔旴嵐 U-Ram Choe 金屬、機械、鹵化燈、電子裝置  閉:103x103x241cm 開:389x389x233cm 2006

這件真是令人驚嘆啊!崔旴嵐是韓國人,有一個小型工作團隊,都是做仿古代巨型機械生物。當 Patricia Piccinini (其中一位藝術家)問他創作的意圖、背後的慾望 (desire) 是什麼時,他憨憨地笑了,用癟腳的英文說:「我也不知道.....應該就是一顆 BOY BRAIN 吧.....」他是喜歡 (desire) 作動來動去的裝置,把他們做得像生物,並為他們命名。崔旴嵐作品都很精細迷人,浮游體中間燈泡隨轉軸慢慢變亮,旁邊的肢體打開,「喔喔喔喔喔喔 喔!!!」眼睛整個都亮了XDDD 

 

 

SOMA Mapping(moca圖)  

〈身體構圖II〉by 詹嘉華 數位媒材,互動裝置,2012

剛開始沒注意這是什麼,在前面走動後發現有玄機XD  詹嘉華透過即時數位捕捉及運算系統(有個黑箱子),將互動者的身體動態再製,再現於大螢幕上。這件作品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層是以互動的方式,即時記錄動者的行為軌跡,透過影像粒子繪圖,呈現另一種意象;第二層則是將第一層互動者身體影像存入資料庫,形成集體連續行為紀錄而進行構圖,形成網絡社群的縮影。(desire)

 

mamalpng〈十二生肖系列〉by 李小鏡 數位輸出 61x76cm,12件, 1993

這是好經典好經典的系列,每個生肖都是將150位不同年紀種組模特兒照片經電腦繪圖構成,於紐約完成。之所以作生肖系列,李小鏡說:(desire) 「我相信我們人與動物是有密切的關係;我的的獸性並沒有完全解除。」 李小鏡不希望別人看他的作品是有趣、喜鬧、好笑的,人需要認真對待藝術。他所關注的是「作品創造過程」,並掌握三個原則:不好笑、不可怕、在傳統、保守型態對待。本於「人有獸性」命題,從一開始「東方生肖:[十二生肖] (1993)」-->「西方進化論:[源] (1995)」-->「現代年輕人夜生活:[夜生活] (2001) -->「動物有人性,他們也需要節日、娛樂:[成果]2004」-->「社會同於叢林:[夜生活] (2006) -->「動物與人的界線:[夢] 2000」,不斷作辯證。身為攝影師,李小鏡認為,攝影最重要的是照片所傳達的訊息,品質(畫素)從不是一件重要的事。他是一位安靜、拘謹、帶點憂鬱色彩的人。

================================ 

  

後人類時代的慾望指涉與實踐模式

Jane Prophet

Bad Hand(moca圖)

〈Bad Hand: Leave Me Alone〉裝置作品, 2013

〈Manifestations〉攝影 59x76cm, 14件, 2013

〈Taking Your Hand〉輸出 21x29.7cm, 5件, 2013

〈Second-skin: Parka and Straitjacket〉尼龍、人造毛料、拉鍊、綁帶 2 件, 2013

這系列是藝術家針對精神病患及其行為延伸的作品。 Jane Prophet 分享:與其將精神病患與我們隔絕,我會試著 (desire) 去打破界線,而最好的方式,便是以相同方式(與精神病患為相同行為)體驗(互動),體驗、探索他們的精神世界。而 Isomorphism (異種同形)與 Co-dependency (被患精神病疾病者控制的情況/關係)就是她這系列作品的核心理念。 [Bad Hand: Leave Me Alone] 是 Jane Prophet 向一位德國精神病患 Emma Hauk (死於41歲)致敬的裝置作品,模仿 Emma Hauk ,不斷在同一張紙上反覆書寫一段文字,直到手痛無法再寫為止。並以數位音像記錄自己的過程。

上方作品投影,便是一張,正在不斷反覆覆蓋書寫的紙張。 Prophet 在結束「與 Emma 的互動」後,對 writing 「 writing experience 」感到非常驚奇且舒壓。 [Manifestations] ,同樣是件與跟蹤犯「互動」的 writing 「 writing experience 」作品。她重讀了五年前一名因跟蹤、打昏她而入監的男子所寄來的信(照片、文字、圖畫),把他寄來的信放在前面,用那名跟蹤犯在信中所使用過的相同字型,在信紙上寫下自己被跟蹤的經驗。並挑出信中的常出現字或段落,Google 相關圖片,做自己的「 Manifestations 」,企圖 (desire) 透過字詞與物件,了解跟蹤犯的內心世界,並回溯當年自己被跟蹤的感受。「我的作品與我收到的信,其中互動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Prophet 作結:This is me writing in your hand.  她講話很生動,很容易被吸引。

Herzensschatzikomm  Emma Hauk: Herzenschatzi Komm in 1909

Emma因思念其丈夫,連續十一年在信紙上以鉛筆重複寫「Herzenschatzi Komm」(EN:Sweetheart come)

註--

Isomorphism(異種同形): [biology] similarity of form, as in different generations of the same life cycle. (Dictionary.com)

Co-dependency: Co-dependency is defined as a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or a relationship in which a person is controlled or manipulated by another who is affected with a pathological condition (typically narcissism or drug addiction); and in broader terms, it refers to the dependence on the needs of, or control of, another. (wiki)

 

 

Struck(moca圖)

〈 Struck〉by Anna Munster and Michele Barker 三頻道錄像,10min.17sce., 2005

很喜歡的一件作品,討論 (desire) 身體、媒體、科技歷史間的關聯性,人類與非人類間的哲學。當我們一早醒來發現突然生重病,四處就醫,得到不同的診斷結果及醫師建議,是該如何面對?以質問現今醫療體系用於透視人體器官、組織的影像新技術,以及各類診療器所提供的數據資料,是否可以幫助患者實際了解病情?兩位藝術家研究神經科學之歷史演進、診斷過程、技術應用,融入其作品中。黑白模糊的過患者影像、 Jean-Martin Charcot 在 1880's 的病人素描、病例檢查報告上的打字體、核磁共振攝影 (MRI) 影像(畫面上不斷讀秒)、患者咳嗽聲、陳悶詭譎的弦樂,呈現發病者當下的恐慌與無助,以三面投影包圍觀者,使觀者模糊了作品病患與自身的經驗。

 註--Jean-Martin Charcot:19世紀法國神經學家、解剖病理學教授。他的工作大大推動了神經學和心理學領域的發展。他的綽號是「神經癥領域的拿破崙」。(wiki)

 

 

Secret Garden(moca圖)

〈Secret Garden〉by Martin Rieser and Andrew Hugill 錄像裝置 2013   http://andrewhugill.com/secretgarden/Compassion.mov  (其中一首歌)  

這是一件 Digital Opera ,意圖 (desire) 製造現代伊甸園:舞者即興的肢體表演、詩詞、樂曲 (by Andrew Hugill) 、歌劇、3D影像、自然風景( UK 的萊斯特)、互動音場裝置。聽了座談人的說明後,才知曉這件作品有趣之處:10件錄像排成ㄇ字形,個件具個別舞蹈、歌劇。(以下圖說明)如果我在看1作品,同時A.B都有人在使用,我除了聽到1作品的聲音,還會聽到A的聲音從左後方傳來,B的聲音從右後方傳來;同樣的使用A者,會聽到右方與右後方作品的聲音......最 HIGH 的就是每一件都在撥放時,真是超熱鬧的阿!(在知道這個祕密(?)後,衝到2樓剛好沒其他人,就快速點開每一件作品,站在1聽大合奏XDDDD) 回到作品所欲表達的內容,10件錄像裝置靈感源自於猶太教的 Tree of Life (Kabbalah) 的10個質點。藝術家嘗試開發數位舞者、探索「What my sounds like in the future?」 回溯人類創造、啟動觀眾對未來伊甸園的想像。

 Tree of Life     未命名  

 

座談人Lee Scott,本作品技術開發人員之一,他帥得好夢幻XDDD   (小 bug 之人物的腳會陷入地表,手從腹部穿出來....)

註--生命之樹,是一種在猶太教使用的神秘符號,屬於猶太教哲學傳統卡巴拉的其中一部份思想。生命之樹用來描述通往神(在卡巴拉教派文獻中,通常被稱為耶和華,或「神名」)的路徑,以及神從無中創造(creation ex nihilo)世界的方式。根據《舊約全書•創世記》第二章第8-9節的記載,生命之樹位於伊甸園中央:“ 耶和華 神在東方的伊甸,栽了一個園子,把他所造的人放在那裡。耶和華 神使各樣的樹從地上長起來,能悅人的眼目,也好作食物。園子中間又有生命樹,和知善惡樹。

 

〈Beyond the Flesh〉by Kevin Ryan 2013 數位輸出、單頻道錄像作品 60x90cm,36件

這是 Kevin Ryan 客觀觀看慾望展現的記錄吧!紀錄了2013年8月在倫敦 Notting Hill 所舉辦的街道嘉年華會,為歐洲最盛大的歡樂派對遊行之一。嘉年華釋放出潛藏在人類自然的慾望,透過誇大、炫麗的服裝、不斷舞動的身體、喧囂狂放的音樂,在街道上集體展現人類身體與慾望所交織的超大能量與力道,各種類似性交的動作在鼓譟的街頭上不斷舞動著。 Ryan 的攝影和錄像客觀紀錄了人類最根本的慾望 (desire) 釋放。

nth1

(因為找不到 Kevin Ryan 的照片,用 Richard Soans 的代替一下.....但因為兩位的攝影主題不一樣,符合 Kevin Ryan 本次田野調查內容的只有左邊那張....)

Kevin Ryan 是一個很客觀、極具觀察力的人。

 

 

The Hypersymbiont Dress(moca圖)〈The Hypersymbiont Dress〉

by Anna Dumitriu 布料 100x100x150cm, 2013 

這件作品總讓我毛毛的,因為是一件沾滿細菌的洋裝...維氏柱細菌、母牛分支桿菌、某土壤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無毒牛型結核桿菌、紫色色桿菌、抗生素(茜草粉末、菘藍、萬古黴素...),布料花紋顏色都是菌落顏色。雖然說已經消毒過了,但還是本能地感到驚恐。這件作品想表述的想法是,現在科技已可以自由利用這些細菌與其共處(就像用細菌當成日常生活衣物的然色劑,與身體直接接觸),但事實上仍然存在不可預知的風險。 (desire) 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是很微妙的,謙卑與謹慎還是最重要的。

 

================================

後人類時代的生命繁衍與死亡超越

Patricia Piccinini

 

AloftAloft2(moca圖)

〈Aloft〉2010, 空間裝置玻璃纖維、鋼索、人髮、羊毛、矽膠、機械、布料

 The Welcome Guest(moca圖)

〈The Welcome Guest〉2011, 矽膠、玻璃纖維、頭髮、布料、孔雀標本

Piccinini 傾向從「科技」與「愛」出發。關於「科技」,她說: Will we love failed tech(ex: Dolly), like we like successful tech?她的作品想表達的是現在而非未來,其中不斷出現的小孩雕塑其實變表達了,科技對我們來說是如此新穎的,面對快速不停止進步的科技,我們柔弱地像兒童。「愛」,她給我們一個觀看她這系列作品的提示:You should be emotional.  所謂「愛」就是他人用你愛他們的方式愛你。

關於 [Aloft] ,有幾個思考空間,她是如此說明的,昆蟲侵入我們的空間,我們討厭它們,但另一方面來看,是不是我們侵入其他昆蟲的空間?蟲蟲窩裡的小男生,是如此自在,小朋友(我們)適應科技/環境的能力是很強的,至於使用人的頭髮編織蟲蟲窩,她覺得頭髮好漂亮,但頭髮掉到地上,我們就覺得好噁(恩亨?) 在二樓大展間的 [The Welcome Guest] ,源自歌德的一句話: Beauty is everywhere a welcome guest.藝術家創造了一隻想像的陌生/奇異生物,小女孩就像蟲蟲窩裡的小男生一樣,不會對奇怪的生物感到害怕,因為其不存在先入為主的觀念。 Piccinini 說明,我們越了解生物與人的關係,我們會越親近其他物種,但就會控制其他生物。 她是個相信達爾文進化論的人,床頭的孔雀便明諭了「達爾文的孔雀」,如果大自然能選擇美,為什麼我們不行?小朋友眼中的妖怪和孔雀是一樣可愛美麗的,他們都是值得歡迎的客人。Piccinini 作這系列作品的慾望 (desire) 是希望人類能夠與大自然和平相處,所有生命根本皆為天真質樸的。

我好喜歡 [Aloft]  恩, Piccinini 是一位好愛小孩的媽媽 XDDD 

 

〈夏娃克隆啟示錄III〉by 林珮淳

Clone(moca圖)

這是一則警世預言吧!夏娃克隆是有權柄意義與自我複製能力的科技人,人類/科技創造了他,但她卻控制了我們。而夏娃投影下方是六種語文版本的聖經啟示錄警訊摘錄。人類創造科技 (desire) ,卻也同時受其拘束,啟示錄的摘錄似乎預言著科技反撲的末日將近。操作起來頗有趣的作品,當然夏娃克隆身體細節還有很多意象,但我較感興趣的是,摸展場內那棵金色 3D Printed 的頭, 夏娃克隆就會開始運動,沒有人在展間內時,他們會變黑白(展間外有攝影畫面)。最後林珮淳引用羅蘭巴托的話作結: 「反迷思的最大武器是使之迷思化。」

 

 

〈Wanderlust〉by Björk 單頻道立體錄像,7min.39sce. 2008

是 3D 的喔!動畫真的很有戲XD 高潮是 Björk 的被包長出了一個跟她長得一樣的泥人,前胸貼後背得貼在一起(突然想到銀魂某一集的幽靈母子)(亂入) 泥人和 Björk 在游泳的野獸身上不斷前後翻滾纏鬥 (desire) ,泥人想取代 Björk , Björk 想不斷掙扎抵抗,最後在瀑布邊緣面對大自然規則,抓住 Björk 不掉入水中的,是從包包長出的泥人....神話時期到科技時代,人類對複製生命總存在渴望和想像,而 [Wanderlust] ,便歌頌著一條明知不會有結果卻仍不斷尋找的慾望旅程。

"Wanderlust" 

I am leaving this harbour
Giving urban a farewell
Its habitants seem to keen on God
I cannot stomach their rights and wrongs

I have lost my origin
And I don't want to find it again
Whether sailing into nature's laws
And be held by ocean's paws

Wanderlust! relentlessly craving
Wanderlust! peel off the layers
Until we get to the core

Did I imagine it would be like this?
Was it something like this I wished for?
Or will I want more?

Lust for comfort
Suffocates the soul
Relentless restlessness
Liberates me (sets me free)

I feel at home
Whenever the unknown surrounds me
I receive its embrace
Aboard my floating house

Wanderlust! relentlessly craving
Wanderlust! peel off the layers
Until we get to the core

Did I imagine it would be like this?
Was it something like this I wished for?
Or will I want more?

Wanderlust! from island to island
Wanderlust! united in movement
Wonderful! I'm joined with you

Wanderlust!

Can you spot a pattern?

(relentlessly restless)

==========================

聽座談,很有骨氣得不借翻譯機XDD 策展人請來的藝術家大多是英國人,幸好聽BBC實戰經驗很夠,除了第一場演講有好多專有名詞聽不太懂之外,其他狀況都還可以(擦眼淚)。但在邊聽邊看PPT邊作筆記的倉促情勢下,總有些疏漏(嘆)。聽完介紹後或聽介紹前,陸陸續續花兩天時間看完這個展覽,大概是因為有講座的緣故,異常充實與深刻。這應該是我一直到明年底看的倒數第二個展吧...(該停止不務正業了 (望))     是說,斷斷續續打了一個星期,終於完成了(擦汗)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renlin79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