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之名:香港當代藝術展】     2015/08/15~10/11    策展及籌辦:香港藝術館。     

這次九月底去台北郊遊,正好趕上這快結束的展。去的那天正好是中秋節前一天,正好對應上【燈謎】及【在「一樣的月光」下「明日話今天」 】這兩件作品的主題,特別有感覺,雖然我根本沒在慶祝中秋節,但生活上中秋節意象被塑造地實在太強烈了,搞得必須同賀一下才行 XD 。 

整體而言,這個展覽挺輕鬆容易理解的,大概是香港與台灣之間,共享極類似的生活方式及政治想法,便形成異地共生的默契!儘管如此,兩地仍存在些許不同的習慣與思考,而這香港展是得以窺知一二的媒介。至少至少,對於香港文化陌生的人,這是一個得以從當代藝術議題認識香港的機會。

karenlin79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同悲傷被下載了兩次】這乍看如此長又滿是詩意的專輯名語歌名,記性不太好的我,還想說能不能記起來,一字不漏地打出來,抑或姑且「複製」、「貼上」這10字。

這讓我想起陳珊妮於1995年發行的這首約1000字的歌--【乘噴射機離去】,此原為夏宇之詩,陳珊妮以詩入歌,而唱之。怎麼記得住這麼多字的歌詞呢?記得陳珊妮是這樣解釋的,這不是背,它是一首詩歌,在演出時很自然就能唱出來。

對我來說,這是一種記憶轉載變體的模式。

karenlin79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00  

導演鄧勇星是台灣廣告導演,在上海住了十年。因為身為異鄉人,而對異鄉人歸鄉有特別情懷,遂作此片。

當初一看標題,以為是公路電影,像[人在囧途](葉偉民,2010)或[天下無賊](馮小剛,2004)那種返鄉路途需要驚奇大冒險電影,結果【到阜陽六百里】是關於在上海的阜陽人返鄉的故事。描寫招募返鄉客,事前準備過程,敘述車是哪兒來的,司機是誰,售票小姐是誰,乘客有哪些人。一切湊合來的客運與乘客、司機,在電影最後搖搖晃晃地啟程。

karenlin79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連看完【鋼的琴】與【到阜陽六百里】兩遍,總覺得他們是一組的好朋友,有滿多相似處:二者皆為描述一群中國小老百姓,對一件重要日常事件的小紀錄,前者係組一台「鋼」的鋼琴,後者為招募從上海到阜陽的返鄉巴士乘客。片長約90分的電影,但電影結束,人物人生轉換似乎才正要開始。皆為 2010 年上映的小成本電影。最後,秦海璐都是女主角啊! 

有礙於不讓篇幅過長,先說說【鋼的琴】吧! 

PIANO  

karenlin79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第一次在 legacy 坐椅子,legacy 場地只開一半,日本觀眾比台灣人還多的音樂會。其實在排隊時,台灣人也大概40人左右。日本人則是粉絲團集體參加,就是一群姊姊們。

當初不小心在 legacy 節目表上看到 →Pia-no-jaC← 要來台灣,就很激動地買票了,覺得算便宜(預售票1000元)。雖然真的對他們兩個的歌不是很熟,根本算不上歌迷,但就是喜歡這種曲風和編排方式,便在演出一個月前就把票買好了。 

DSCN6027

karenlin79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商業特展(以下指辦在特定展間,用特展門票而非一般門票),其實我幾乎完全放棄,一是票價與展覽內容不符合比例原則要求;二是展場總是莫名其妙很多很多很多人啊(扶額);最後,沒特別感興趣。

尤其是當我為了看特展(如達利、莫內) 而認真看書後,到展場反而有一陣空虛寂寞之感襲來。雖然是商業展老話題了,但廣告內容與周邊商品總是很精彩,實質內容卻東缺西漏,尤其是中正紀念堂系列,總令人灰心啊。一開始設定要去打魔王(特展藝術家肯定都是啊!),認真升等、買藥水、穿好裝備後,結果看到穿魔王裝的哥布林,依然是隻哥布林(點菸)。但那兒卻是個假日旅遊的愜意好地方,又能寫一篇週記交作業。

說道能寫週記又能開心的地方,近年越辦越多的藝術博覽會(如YAT, ART TAIPEI, ART SOLO.......),姑且稱他們為畫廊聚會趴,是個好地方啊!雖然有其時間侷限性(三至四日),但可看性高於商業特展,門票錢也差不多啊。聚會現場氣氛挺活躍的,各家畫廊一方面擺攤賣東西,另一方面跟其他家畫廊炫耀:你看我有這個喔~  再者,不用怕看到假貨(應該啦......)。既然是各家畫廊帶東西去賣,作品系統性當然不如特展,但能一次看到張大千、趙無極、畢卡索、達利、草間彌生、村上隆、森山大道的作品,還挺歡樂的其實,在隔間不明顯的開放空間被華麗的東西包圍,就很開心啊。 

karenlin79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