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440051.jpg 

[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大數據時代,你一定要避開的自以為是]
作者:Thomas Gilovich
譯者:林力敏
出版日期:2015/06/25

*********

        這本書的中譯書名,集結了這陣子很紅的關鍵字,像是某著名大學的經典課堂內容、大數據等,但這跟實質內容實在沒甚麼關鍵性。實際上,本書為康乃爾大學心理學教授寫的心理決策研究,點出各種天性想法傾向上的明顯錯誤,就像一本怪獸圖鑑,介紹各種日常不知覺的思考缺陷,所以是一本關於心理學的書,跟邏輯課沒關係!引用英文原名做直譯,會是理解這本書內容的好開始:如何知道事實並非如此:日常中的人性思維謬誤How We Know What Isn’t So The Fallibility of Human Reason in Everyday Life


以下先提出前言與最後一章結論的摘要(重點) P. 9~16; 255~265   ,最後附上目錄及其引子。

***********

⊙理性犯的錯

「一無所知的麻煩不大,錯誤認知的麻煩才大。」——Artemus Ward

       

        一般普遍認為不孕的夫妻要是領養小孩,日後懷孕的機率會高於未領養小孩的夫妻。這個奇特現象的常見解釋是壓力減少。領養小孩以後,對不孕不再耿耿於懷,比較平心靜氣,成功受孕的機率因而提高。知名大學、研究所或頂尖企業訓練的面試人員多半認為,簡短面試有助判斷錄取人選。可是他們錯了。研究人員檢視單靠客觀資料所做的錄取決定,再跟參雜主觀面試印象所做的決定互相比對,發覺兩者不相上下。那麼為何大家相信面試的效果?為什麼他們會有「錯誤認知」? 

        

        時至今日,相信超感官知覺(第六感)的人仍多過相信進化論的人,美國的占星家人數比天文學家高出20倍。首先,錯誤認知並非純粹來自無知,無論經驗豐富的專家或不甚了解的門外漢其實都同受其害。錯誤認知也不是純粹來自愚昧與輕信。人類已演化出高度智能,得以迅速準確的處理大量資訊,但原本強大有效的思考策略若遭濫用則容易導致謬誤,這是錯誤認知的一大成因。高度知覺能力本身正是造成錯覺的罪魁禍首。此外,正如錯覺研究有助我們了解人類的知覺,研究錯誤認知也有助我們更明白人類的推理判斷模式,因此本書刻意著重各種錯誤認知,但可別忘記我們也有許多正確認知


        社會學家Robert Merton認為,一般人抱持錯誤認知的原因在於「這是根據他們自身經驗的必然選擇」。這個選擇並非源自不理性,而是源自理性的漏洞


        我們誤以為不孕夫妻在領養小孩以後比較容易受孕。我們特別留意哪些夫妻在領養小孩以後受孕,卻沒注意哪些夫妻在領養以後並未受孕,或並未領養但依然受孕,結果許多人抱持的明明是錯誤認知,卻以為是根據日常經驗得來的「事實」。這種誤解不是情感層面偏好的結果,而是從眼前資訊推導出來的最合理結論


        在理想狀況下,許多認知與推理缺陷不會浮上檯面,但現實世界並不理想,我們獲得的各種資訊無法準確反映實際情況回頭看不孕的例子也就一目瞭然。在領養以後受孕的夫妻備受關注,獲得媒體報導,引起親友討論,在我們心中留下印象,至於領養後未受孕及未領養卻受孕的夫妻則否。


⊙何苦擔心錯誤認知?

        姑息誤解與迷信有個間接的代價,涉及連鎖反應:如果我們無法正確思考,容易抱持諸多誤解,難以看清世界。此外,如果我們不建立良好判斷能力,容易遭有心人士誤導。生物學家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所言甚是:「如果一個人沒有培養判斷能力,只是隨意輕信,就形同種下被操弄擺布的種子。


⊙挑戰不實的認知:社會科學的角色

「科學方法的真義是確保你不受自然所誤導,明明不知,卻自認有知。」 —— Robert Maynard Pirsig


        許多治療方針與訓練課程的目標是消除問題,例如醫生替病患開立抗生素來消除病因。一個人剛開手排車時,往往犯下過早鬆開離合器的毛病,但可以靠練習慢慢熟能生巧,學會適當調控,不再操之過急。


       錯誤判斷與不實認知永遠無從根除,我們該做的是採取補救策略。一般人就是喜歡黑白分明,厭惡模稜兩可,所以總忍不住抱持過度簡化的認知,並且深信不疑。一般人通常留意實際發生的事情,忽略未能發生的事情,多半注意現有條件下的已知狀況,很少考量換個條件下的可能狀況,這種傾向同樣根深柢固。這些導致錯誤認知的因素永遠不會完全消失,我們能做的是改進思維習慣,提升判斷能力。


       幸好正確思維模式不難建立。學生接觸到有關錯誤與偏頗判斷的最新研究以後,往往有辦法從中擷取啟示,運用於日常生活。我會無意間聽到自己的學生跟其他同學說:「嗯,但另外三個組織又是怎樣呢?最重要的思維習慣是避免根據不完整與非代表性資料驟下結論,明白日常經驗往往帶有偏頗成分。我們不該過度看重眼前事例,而是該像上述研究生那樣後退一步,提出疑問:「但另外三個組織又是怎樣呢?


        比方說,有神論者留意禱告應驗的次數,認為世上確實有神,無神論者留意禱告並未應驗的次數,認為神確實不存在,但其實雙方的思考應更加全面,既計算有禱告且心願實現的次數,也計算沒有禱告但心願依然實現的次數,還要計算心願在禱告與否之下最終落空的次數。


        我們必須努力找出自己最容易忽略的資訊,例如留意自己是否受身分或職位限制而難以獲得某種資訊。臨床醫師應留意未接受特定治療的病患的後續狀況,調整自己對病程與療法的既有見解。面試人員應思考他們刷掉的申請人選在日後可能有何種現象,藉以妥善評估自己的篩選能力。換言之,我們不該斷然驟下結論,而該自問是否忽略任何「隱藏」資訊。


        另外一套思維習慣,是適度揚棄自圓其說的高超本領。我們往往憑既有的理論與認知解釋各種現象,即使碰到不符預期的反例仍有辦法自圓其說,即使碰到模稜兩可的事例仍有辦法當成正面佐證,導致既有認知絕少遭到推翻。為了避免這類弊病,必須採取「思及反面」的策略,例如自問:「如果出現完全相反的結果,那個結果也能證明我的想法嗎?」、「抱持跟我不同見解的人會怎麼解釋這個結果?」、「別種觀點也能解釋這個結果嗎?」藉由這般自間,我們會注意到事例與認知之間也許不如乍看的那麼緊密,避免輕率誤判,設法想出(並取得)確實可供驗證認知的必要佐證。


        如何因應二手資訊造成的訊息扭曲?重點是意識到資料的轉述次數可能超過預期,表面上是第二手資訊,但其實往往是第三手資訊,甚至第好幾手資訊,至於可靠來源的資訊則也許轉述自另一個並不可靠的來源。我們該對二手資訊抱持懷疑態度,細究消息來源,了解資訊可能經過何種程度的(故意或無意)扭曲。


        我們該避免高估別人跟自己想法的一致程度:別人沒有明確反對,並不代表認同。人類往往從複雜現象中看出並不存在的規律,而且忽略迴歸效應的影響,所以我們該正確理解機率,避免驟下判斷。


⊙科學教育的價值

       綜觀上述重要思維習慣(尤其是前幾個用來處理不完整與非代表性資訊的思維習慣),許多原本是隨科學發展而來,如實驗控制組與統計學中統計迴歸越是熟悉科學方法,越能清楚分析事證並避免錯誤認知。科學研究必然時常觸及未知領域,一個人越是熟悉科學,越能意識到有些事物仍屬未知,而既有認知往往並非恆常不變,從而抱持健康的懷疑立場,審慎看待各種主張,發揮理性思考,心存謙遜態度。不少書籍探討美國糟糕的數理教育,認為這導致民眾往往缺乏批判眼光,而喚醒民眾對科學的興趣十分有益。


       然而,我們可以把這個普遍共識做一點修改。有些近期研究認為某類特定的科學教育,特別能促進正確思維習慣,有助大眾妥善解讀日常經驗:日常經驗往往模糊不清,混雜難解,如果我們想要善衡量日常經驗,與其接觸「確定性」科學,不如接觸「模糊性」科學。模糊性科學是指心理學和經濟學等學門,著重於無法準確預測的現象,探討複雜難解的成因。比方說,好看的人通常享有較佳對待,但不是每個好看的人都廣受喜歡,外表不是贏得尊敬或喜愛的必要條件。


        另一方面,確定性科學是指物理化學等學門,探討的對象與因果往往比較明確。比方說,如果想增加兩個特定重量的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方法就是縮短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前因後果一清二楚。相較之下,模糊性科學是專門處理模糊現象,才格外強調統計迴歸、樣本偏誤與控制組的重要,因此特別有助建立準確衡量日常經驗的思維習慣。


        一群心理學家試圖檢驗這個想法,找來心理學、化學、藥學與法學的研究生,測驗他們對統計學與方法論的熟悉程度,另外也請他們作答GRE測驗(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資格考試)的「語文」考題,藉此評估他們的整體學習能力。研究人員比較碩一與碩三受試者的成績,藉此衡量碩士班訓練的影響,而碩一學生在兩年後會重新接受測驗,並與先前成績互相對照。


        就研究人員設計的測驗而言,四個學門的學生起初並無成績差異,但在接受兩年碩班訓練以後,心理所學生的測驗成績提高70%,化學所與法學所學生的成績並無進步,藥學所學生的成績則提高25%。就 GRE 的語文測驗而言,四個學門的學生在接受兩年碩班訓練以後並無顯著進步(進步幅度僅介於4%~17%)。研究結論如下:


心理學與藥學屬於模糊性科學,有助提升學生對統計與方法論的熟悉程度,增進學生對科學類與日常類問題的判斷能力,至於化學與法學則屬於確定性科學,並未提升學生對此方面的熟悉程度......化學領域很少模糊不清的問題,缺乏錯綜複雜的不確定性與因果關連,無法讓學生學到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某些規則


        由此看來,社會科學格外有助提升我們對日常經驗的評估能力。社會科學所探討的主題充滿不確定性,或因果關連相對模糊,因此特別容易讓我們接觸到有助提升判斷能力的重要原理。這些學科能運用於日常生活,有時會挑戰學生的既有認知,學生能學到批判性思考與多元解讀習慣,實驗結果較少非黑即白,這些再再刺激學生發揮分析能力,只有最被動的學生才不會紋盡腦汁深入思考。


        科學推理的一般原則十分直截了當,易學易教,難教的是運用原則的方法與時機,而許多社會學科在此享有優勢,關注重點往往擺在日常生活的明顯現象,探討主題包括如何有效影響他人、如何吸引他人,還有快樂與幸福的來源與關連等。


⊙社會科學家的責任

        社會科學家常焦慮於社會科學跟其他自然科學略顯格格不入,較難累積研究成果,也較難提出準確的解釋或預測。但社會科學是探討各種複雜模糊的現象,而容易帶來方法論的革新想成為真正理性客觀的人,一大關鍵在於懂得如何解讀世事,如何適時質疑,如何徹底驗證想法,而我相信最能幫助世人建立這些觀念的,非社會科學家莫屬。我們多數的現有認知必將漸漸改變,因此重點不在於消除特定的錯誤認知(雖然這樣當然有些好處),而是在於了解錯誤認知的形成原因。我們必須了解世界是何其錯綜複雜,日常生活的明顯事例是何其容易誤導,從而懂得審慎檢視個人經驗,質疑各種假設,不斷挑戰自己的既有認知



========目錄===========

【前言】理性犯的錯

錯誤認知並非純粹來自無知,而是根據我們自身經驗的必然選擇,這個選擇並非不理性,而是源自理性的漏洞。


【第一部】不實認知的決定因子

[第一章] 無中生有:對隨機資料的錯誤知覺與錯誤解讀
人類生來渴望意義,喜歡預測結果,反倒因此從無序中看見秩序,從雜亂無章中看見規律模式,卻因此扭曲判斷,導致我們相信根本不存在的現象。

[第二章] 過度推論:不完整與非代表性資料所造成的誤解
我們往往樂於仰賴不完整或不具代表性的資訊,而且太過關注正面例子,有時還會「發現」根本不存在的關連,比如我們總認為「一旦丟掉某件東西,很容易之後就要用它」,卻忽略「其實不丟也不會用到」的事實更常發生。

[第三章] 預設立場:模糊與矛盾資料所造成的偏頗評估
如果懷有預設立場,往往只看到自己喜歡的事證,做出自己偏好的判斷,而且不僅是單純忽視反面資料,反而絞盡腦汁設法批評,設法自圓其說。


【第二部】不實認知的動機要素與社會要素

[第四章] 期盼眼光:認知的動機要素
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事情,靠著詢問可能支持自己的對象,獲得想聽的見解。在衡量自己偏好與厭惡的主張時,自然會有不同的假設問題,所需例證也就不同,也因此總得到自己偏好的見解,並自認握有客觀佐證。

[第五章] 以訛傳訛:二手資訊的偏誤效應
我們往往為了說出一個動人的好故事,而扭曲重要二手資訊,造成嚴重錯誤認知。有一個概略標準可以調整自己對訊息的相信程度:轉述越多次的資訊,我們就越要保持審慎態度。

[第六章] 認同想像:對想法一致程度的過度高估
我們常高估別人跟自己想法一致的程度,過度認為別人跟我們有志一同,拿他們替自己背書。此外,我們也多半不肯直言異議,也就無法妥善檢驗其他說法,反而認為大家看法一致,變得堅持己見,即使違背邏輯或經驗仍往往執迷不悟。


【第三部】不實與錯誤認知的實例

[第七章] 對「另類」療法的不實認知
為何許多人願意相信另類療法?這類療法與各種疾病到底有何特性?其實在我們尋求醫療的疾病中,有 50 %無須服藥治療,因此並非療法有效,而是靠身體自癒。

[第八章] 對人際策略的不實認知
我們有不少交際策略,用來抬高自己身價或達成其他目的。比方說,我們先提出自己面臨的不利狀況,彷彿失敗是應該,成功則是自己的本事,藉此左右別人的看法。這種現象稱為:自我設障。

[第九章] 對超感官知覺的不實認知
為何許多人相信第六感的存在?因為我們都經歷過不可思議的「巧合」經驗,日常生活與科學實驗的佐證俯拾即是。然而,我們必須明白,這些或許就是所謂的劣等研究,再多的佐證也毫無用處,無法準確反映實際狀況。


【第四部】我們的下一步

[第十章] 挑戰不實認知:社會科學的角色
最重要的思維習慣是避免根據不完整與非代表性資料驟下結論,明白日常經驗往往帶有偏頗成分。真正理性客觀的人,一大關鍵在於懂得如何解讀世事,如何適時質疑,如何徹底驗證想法,而最能幫助建立這些觀念的,正是社會科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renlin7912 的頭像
    karenlin7912

    沒有什麼

    karenlin79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