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美館雙年展的主題是「劇烈加速度 (The Great Acceleration)」。策展人尼可拉 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 挪用地質學之專有名詞「人類世 (anthropocene)」,以重新思考近二百年在人類生存下之地球歷史,藉由當代藝術作品探索人類與動植物、機械、物件間之連結、移植及交互作用。
下面就所謂「人類世」做比較多的說明,私以為這樣比較好進入本次雙年展主軸及選入之作品。
「人類世」一詞是由1995年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 克魯岑(Paul Crutzen)所發明。他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成立一個新的地質時代。而其起點為何時,多數說認為係自18世紀工業革命時起算;亦有謂自2008方正式開始 (Jan Zalasiewicz)。
如同史前生物生活於地球,白堊紀的恐龍與植物化石、更新世冰河時期之動物骨骸或岩層中之碳含量。人類之生活證據或多或少會留在岩層中,幾萬年後,人類文明幾乎不可能完整留存,金字塔與大樓會化為塵土,但人類開發核能、製造化學物質等所造成之地貌改變,確實比數百萬年前之生物更加劇烈,甚至是他們不能及的。一直到現在,人類繼續改變地質,燃燒煤炭汽油之殘餘物、製造電子產品所剩餘之金屬化合物、核爆在短期內所產生的放射性落塵等都是分界出人類世之重要岩層證據。
恩....對應這次雙年展,雖是引用地質界的名詞,但研究地質學到這裡就夠了(不然會模糊主題)。簡單來說,「劇烈加速度」便是以,人類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跡」連結「物」為主體中心思考人類與物之間之交互作用與關係,而非以一般往常之角度從人類為圓心去思考身邊之物產、不動產或現象。
(資料來源:wiki、BBC Knowledge:「人類世」會留下什麼?)
=========科普時間到此為止,以下開始本次雙年展=================
今年雙年展真的比去年【現代怪獸/想像的死而復生】親民(輕鬆愉快)許多,主題沒那麼嚴肅,作品數量也沒那麼多(尤其是錄像!),最關鍵的還是今年在主題學術上探討範圍較為限縮,入選作品之表達方式也較為直白。雖說如此,即使上一屆雙年展去了兩次五小時都沒看完,倒是開發了相關興趣,看了好幾本書還發了兩篇廢文。
除了今年作品量比較少的因素外,看作品模式有調整,加上時間更是緊縮的壓力下,兩個小時就看到2+1/4層了(雖然中途有跟一下導覽,但最後還是決定自己衝了......)
(如果想認真看雙年展,建議是行前預習會比較快進入狀況,能聽到策展人講座就更棒了!)
以下就幾件很有感觸或吸引人的作品說說:
(圖片來源:於該圖超連結中)
【物權宣言 Thing’s Right(S) Declaration】 吳山專 & Inga Svala Thórsdóttir A4x31件, 1994
室內第一件作品,對應「物為主體」中心思考很精彩的一件開場作品。
【物權宣言】挪用聯合國人權宣言內容,將所有關於人權條文的主體轉變成「物」,以「抵制對物權的『侮辱和輕視』」。乍看之下,可能會認為是件容易的任務,把「每個人」改成「每件物」不就好了...(新達達主義的角度就是這麼叛逆)。實際上,藝術家在製作這件作品時,甚至做了一本專業術語字典,研究對應「人為主體用的詞」與「物為主體用的詞」,加上,英文文法中主被態的轉換更是一項大工程。當人以自己的語言來說明自己的事,相當容易;但以自己的語言,代替物發言卻是意外的有挑戰:如
Everyone "is entitled to" 便須轉為 All of it "is being entitled to";"sex"(the state of being male or female) 轉為 "gender"(the fact of being male or female); "language" 轉為 "vibration" (震動:近乎平衡的週期性運動或擺動); "religion" 轉為 "specific gravity" (比重:物的密度與水的密度,兩者間的比值,小聲說比重沒有單位喔~) (這肯定會釣到物理廚!);"liberty" 轉為 "state of at large" 。
性別、語言、宗教、自由等平常的詞轉成為物來使用時,一方面覺得新奇,但一方面卻在徹底拆除的碎片中不免發現,我們讀[物權宣言],從物的角度審視自己,其實這些人權利之賦予,並不是只是人專有的,也無想像中如此偉大不凡。 (可惡阿...現在我小小的腦袋很亂...)
總之呢,在這可謂建國大業的工程中,人類只是替物發言罷了,不要忘了,物比人類更早更早存在於世界上。這件作品是個很哲學的思考坑洞阿(遠望),然後人權學者對這件作品不知做何感想......
[物權宣言]
Article 2
All of it is being entitled to all right(s) and at large, without distinction of any kind, such as birth, colour, gender, vibration, specific gravity, compass or other appearance, objective or world things-ship origin, inertia, place of being or other status. Furthermore, no distinction shall be being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ss relational, or universal status to which it belongs, whether it be been material or under any other limitation of the power of being.
第二條
所有的它有複數的權利和超越尺度,不分物類,物層,形態,振動,比重,範圍和其他外觀,物籍或物界在地,慣性,在位或其他物份等任何區別。不得因一物所屬的範圍關係或宇宙間的位置而有所不同,無論它是被材料,或處於其他任何存在力量的限制之下。
[人權宣言]
Article 2
Everyone is entitled to all the rights and freedoms set forth in this Declaration, without distinction of any kind, such as race, colour, sex, language, religion, political or other opinion, national or social origin, property, birth or other status. Furthermore, no distinction shall be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political, jurisdictional or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the country or territory to which a person belongs, whether it be independent, trust, non-self-governing or under any other limitation of sovereignty.
第二條
人人有資格享受本宣言所載的一切權利和自由,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區別。並且不得因一人所屬的國家或領土的政治的、行政的或者國際的地位之不同而有所區別,無論該領土是獨立領土、托管領土、非自治領土或者處於其他任何主權受限制的情況之下。
=======================================
【水窪 Paddle】 Marlie Mul 7件, 2014
這次主角是「髒髒的水漥」,Marlie Mul 是一位專注於做出日常生活中髒髒的東西的雕塑家 ex:菸屁股、水漥。北美館一樓展示空間內,散布了七個水漥(雖然館方堅持用繩子圍起來,但這只會點燃傲嬌魂),這些水漥是平常在街上所能見之物,很平淡卻熟悉之物。當然觀者很清楚,美術館裡的水漥是假的,而藝術家便運用這種「眼前的黑不是黑」的提示,請觀者思考:到底什麼是真相?人的社群中不乏出現集體騷動,姑且不論引發之目的為何,但終局貌似只剩下為破壞而破壞,為對立而對立之場景,旁觀者就這樣看著這些髒髒的水漥(紛亂),似乎沒能做到什麼......
(最後小小說一下,如果把這件作品定位成「什麼東西才叫藝術,才能進美術館?」我想就太低估Marlie Mul的小水漥與菸屁股了。)
========================================
【盲人帶領盲人 The Blind Leading the Blind #63、#64、#35】 Peter Buggenhout 3件, 2014.2010
這三件巨大的系列作品主角是「灰塵」。主題【盲人引領盲人】來自於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的畫【The Blind Leading the Blind】,其典故來自聖經馬太福音15:14耶穌所言:「如果盲人引領另外一個盲人,那麼他們都會掉到坑裡。」姑且不論耶穌到底想表達什麼,回到灰塵與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的畫來說,這幅作品的重點是在一串動作流暢的盲人抑或他們掉進坑?重點是在灰塵抑或被灰塵蓋住的東西是什麼? 我想答案應為前者啊。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The Blind Leading the Blind】 , 1568
這三件作品算是這次雙年展最有存在感的作品啊,不管是體積抑或年久的粉塵與黏劑的混合味(這味道已經不是國小放桌椅的地下室可比擬,而且灰塵應該是用手拿起來會順道帶起一大片......)而這就是Peter Buggenhout 作品的特色:乍看不知道是什麼,又當我們知道它是什麼,則造成了反感與恐懼。Peter Buggenhout 創作的材料都是些噁心的廢棄物,像是吸塵器吸到的垃圾粉塵、動物內臟、工業廢料。而「灰塵」便是優秀的材料,畢竟就是個中性普通,來自於人體、器物、地方等碎屑之綜合體。在藝術品的表面下,灰塵提供了原物(廢棄物、內臟等)一種神秘的偽裝,將物件的象徵性徹底清除,讓我們相信自己所看到的,而生想像。從而,形式只是藝術家陳述觀念的手段,材料的特性與更進一步的思考方為其目的。
張桓,【天安門】
以材料特性為目的之創作,讓人聯想到張桓的香灰作品。
Peter Buggenhout【The Blind Leading the Blind】是我在雙年展中很喜歡的作品。雖看似破敗疏離而無用,但在實體模糊不清而龐然的物件下,卻呈現再組織與創造的美感,尤其是在全白而明亮的展間中,就像三隻休眠中的巨獸,觀者心聲畏懼地而不敢太過接近而在他身邊繞圈圈觀察之。後記,看展完隔天無意間把在北美館穿的棉質外套靠近鼻子時,恩....是灰塵與泡棉的味道(雖然有點過敏崩潰),但灰塵怪獸的印象又全清晰地回來了,然後又用力地再吸了一下。不知怎麼,巨大充滿灰塵的末日式、解構式的藝術品總覺得很迷人呢!其實有想到Gregory Chatonsky 的 【TELOFOSSILES I】,關於人類文明的末日「化石紀錄」。
==============================
【Assault】 Matheus Rocha Pitta, 2014
粗糙水泥板上與其上之新聞剪報,像墓碑一樣一塊一塊倚靠在展示間的牆邊,暫時放在那兒等一下要用一樣。依Matheus Rocha Pitta 所述,水泥澆鑄現成物的方式,其實是巴西當地(藝術家是巴西人)廉價的蓋墳墓技術(水泥板棺),在製做過程中為了不讓水泥黏住木板模,所以鋪上舊報紙,所以拆掉時,水泥板上多多少少會留下報紙殘片。
然而Matheus Rocha Pitta 卻刻意地在水泥板上留下報紙上之手勢與政治宣傳廣告等訊息,引起觀者注意。手勢一直以來就是個容易做到而無聲傳遞訊息之方式,在集體活動中亦扮演重要宣傳角色,或許藝術家有意以廉價的水泥棺板的來對當局之意識形態表示抗議,「一『腳』已踏進棺材裡」的諷刺。
=============================================
【尼安德塔人容器 Neanderthal Container】 Nathaniel Mellors 錄像、有聲 20mins, 2014
Nathaniel Mellors 關注的議題為大眾媒體的運用虛假的資訊控制大眾與大眾的被控制化。影片中的安德塔人穿越到當代,穿現代衣服、融入現代社會,不斷嘗試自由落體運動(是真的掉到地上...);鏡頭再切到很老派令人窒息的片廠人造洞穴房間內,對著人形娃娃自言自語失控及崩潰;再切到星際大戰般的外星人自述時間。這錄像便不斷交錯在神經病安德塔人的戶外高空彈跳加上閒聊與在令人窒息的洞穴裡崩潰。在真實與虛假的界線中來回擺盪,進而提出人與媒體、資訊中真實性的探討。
===============================
【黃金幽靈 Golden Ghost(Reality Called, So I Woke Up)】 Surasi Kusolwong, 2014
這件是雙年展很受矚目的其中一件作品阿,因為線團裡有十二條藝術家所做真的金項鍊(象徵黃金幽靈),找到的人就取得所有權。引用Surasi Kusolwong 所述:
「這件作品讓藝術作品的『遺失』或『消失』這個詞有了新的概念和意涵。正是因為金項鍊在觀眾『手上』所造成的『缺席』,整件作品才完整。」
同展間內的一個櫃子上的藍色軟墊,放著一顆從金瓜石拿來的石頭,將該石頭的「分身」(藝術家以青銅混金1:1 之「石頭」) 放回原取得之處,並說明如果找到那顆分身石頭的人,就可以得到它。從這件作品的副標題--【Reality Called, So I Woke Up】開始思考,所謂真實藝術品到底為何,是在美術館的普通石頭還是它在金瓜石的翻模分身?「當真實呼喚我,我便甦醒」,當人們相信他為真實時,他便被賦予真實的意義。不論它是石頭、是歷史、是傳聞或是這篇廢文說的事,皆適用之。套一句鄉民用語:「總之我是信了。」
=======================================
比較於「形式只是藝術家陳述觀念的手段,材料的特性與更進一步的思考方為其目的」之論述, 胡曉媛認為媒材只是作品之形式外殼,作品是藉由媒材而產生精神性。 作品【木】,胡曉媛將生絲放置於有木紋之木板上,用墨與漆描出木紋,再覆蓋於他無紋路之木板上,描摹後的木版到底是不是木板而有代替原物之可能? 作品【蟲跡】,則是在昆蟲身上沾墨,讓昆蟲自由地在宣紙上亂爬,形成一幅有別於傳統之抽象畫。 胡曉媛的作品,非常安靜,自我修行般描摹的木紋輕貼於木板上與蟲翻身、爬動的咂咂聲,都顯得沉靜卻不失生跡。
==============================
【我的烏龜導師 My Teacher Tortoise】 Shimabuku, 2011~2014
" Stop (停留)
Stop and Think
Return (回歸)
Occasionally Run
' Man should try to avoid contact with alien life forms.'"
島袋道浩的作品常圍繞在物件與動物間,藉由他們來做一場現代寓言。像是烏龜、章魚、小黃瓜、馬鈴薯......皆為裝置或行為之題材。【我的烏龜導師】,象徵長壽與智慧的烏龜,或許是教我們在面對人生事物時,帶著好奇心,時而停、時而跑、時而停下來再想想,並與危險未知物保持安全距離。(看展時,很可惜烏龜老師已經下班休息了.....)
題外話,島袋道浩另一件關於動物有趣的作品【然後,我決定送給明石章魚一趟東京之旅(Then, I decided to give a tour of Tokyo to the octopus from Akashi)】可惜當年看到這件作品時,對當代藝術切入點抓不著邊際,就把它當作另一件日本人做的奇怪任務這樣看待了(遠望)(但某方面確實是如此):島袋道浩在明石海上釣到一隻章魚,把它放進裝有海水塑膠袋裡,帶著他搭新幹線遊東京去了,途中遇到好奇的人們、想把它吃掉的大叔、魚市場的章魚們,還去了東京鐵塔。在日落前島袋道浩送他回明石的海邊。(這根本就是寓意深重的章魚歷險記!)
======================================
【浮動鏈 The Floating Chain】 錄像與沙發 20 mins.+
【浮動鏈(假牆)Floating Chain (Fake Wall)】 Jonah Freeman & Justin Lowe, 2014
這是一件非常精彩的裝置作品!讓人有不知為何闖入卻又不知身處何處之感。 Jonah Freeman 與 Justin Lowe 常做類似之空間裝置作品,以拼貼手法製造出真實卻又令人懷疑的場景,再企圖以反拼貼手法,將日常生活之表層場景一一剝離。
【浮動鏈(假牆)】就像是探險一樣,共有三個區域:「文字病毒- 美術館辦公室」、「美術館後台」與「章魚-馬拉薩三溫暖」。從一個矮窄洞開始,進入「文字病毒- 美術館辦公室」(北美館行政辦公室翻版),在高度模擬(桌上還有星巴克......)之安靜而空氣有點窒息之場景,看就知道這是「假的」辦公室,卻又如同進入「真的」辦公室而不會恣意到處看看櫃桌面上、書櫃裡、便條紙上到底有什麼,穿過辦公室,隨之而來卻進入「美術館後台」,佈展期間混亂之通道(還有沒撕乾淨的防刮地膜、木板上的量尺筆記)與作品後之漆得亂七八糟的夾合板,就是在工地無誤!穿越重重危機後,來到「章魚-馬拉薩三溫暖:八爪章魚水療館(The Octopus Spa))」在很詭異的配色與布景中,水族箱噗噗噗的灌氣聲與按摩椅機械運轉聲讓一切顯得不真實地可笑,尤其是當時有三個太太躺在按摩上按摩,讓這作品又更加荒謬。她們應該是一般鐵腿的太太(應該吧........)。
確實如兩位藝術家所言:「我們的作品像是發高燒之前胡亂做夢(fever dreams)的時刻。」
比較令人感到可惜的是,參觀者會先看到在美術館2F 的【浮動鏈(假牆)】,再於3F 發現【浮動鏈】錄像作品。(小聲說在假牆中,前面的情侶還在說:這會不或是還沒做好啊?(現在都開展一個多月了啊 ,女孩!),另外當我走出假牆的矮小窄出入口時,頭很用力的擦過門框,在無聲的吶喊與偷偷掉眼淚後,更深刻體會這件作品很厲害的地方。)
======================================
【它、熱、擊 It, Heat, Hit】 Laure Prouvost, 7mins. 20secs., 2014
這是一部莫名不會讓人分心的錄像,主角是「時間」。Laure Prouvost 似乎看透了「錄像很容易讓人不耐煩啊!」這事,從一開始就用標題字告知觀者:
這件長約6分鐘的影片需要您完整的注意力,第一步影片的每個細節與第二部有著緊密的關聯。影片中的角色們很高興有您的加入,所以為了抓住您的注意力他們將使出渾身解數。他們渴望您的投入:他們需要您的存在。如果您無法配合,他們將在第6分鐘要求您離開這間房間。
並於每一分鐘告知觀者剩餘時間。似乎讓這錄像沒想像中長,更指示了觀者「任務」,使觀者有要「做一件事」之心理準備與決定。在每分鐘不斷倒數,與突兀的物件分鏡圖(如青蛙游泳、汽車急轉彎、食物特寫......) 和劇烈刺激的音效聲,讓觀者在觀看錄像時,時間感變得錯亂。面對錄像文字敘述與接收到之景象不斷產生衝突與不連貫,但在觀看綠像當下卻無如此發覺。況且於第六分鐘後,更加入「你有十秒鐘可以記住」提示,在最後20秒左右卻不斷以命令語氣使觀者離開,離開!
在這六分鐘的全神貫注後,不免生「我到底看了三小!」,而且字幕與文法常出現些小不合邏輯的陷阱,但這就是藝術家想要的:人生就是如此「不準確」,而我們卻無能為力。
==================================
雖然沒有提到很多作品,但如上所述,這些就是有興趣或喜歡的作品,來聊聊這樣。關於人類發展對於地球的加速度變化,我想就是個短期間高密度之變化(就像樹年輪中,在冬季形成的顏色會比較深比較細)。也就是人類無法像其他古生物一樣優勢性地佔領地球太久,除了自己造成之環境破壞外,地球也逐漸進入高溫循環期變得不適合人類生存。但就末日的想像,我還是抱著浪漫而具詩意的想像。另外,張騰遠【鸚鵡人的地球觀察報告】系列作品,是口袋裡另一位以詼諧媒介--外星人「鸚鵡人」看人類滅亡後的地球文明遺跡的有趣作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