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納河畔的小鎮吉維尼(Giverny)因莫內而具盛名,莫內在1883搬入此處後,並沒有立刻久住於該地,而是與雷諾瓦一同到南法旅行。往後的六年,他的取材地點遍及整個法蘭西(除了巴黎),畫海景、峽谷.......1899年後,開始為期27年的睡蓮系列。然而莫內到晚年得了白內障,在顏色判讀上產生誤差,雖然有醫治卻無法回到以往的視力。因此可以說,後期的作品不全然是莫內看到的景色,而是推測的顏色及形狀,或許因而這些作品反倒較類似抽象畫。
((這篇主要是關於莫內晚年的作品,花園系列、連作、巨幅蓮花壁畫。))
==============================================
[ 連作 ]
比較著名的:聖拉薩車站 (La Gare Saint-Lazare)、白楊樹 (Les Peupliers)、乾草堆 (Les Meules)、盧昂大教堂 (Rouen Cathedral)、滑鐵盧橋 (Waterloo Bridge)、查林柯洛士橋 (Charing Cross Bridge)、國會大廈 (Houses of Parliament)、睡蓮 (Le Ninfee)、日本橋 (The Japanese Bridge)、普德伊特‧克壘茲峽谷 (Valley of the Creuse)。
就上述各主題挑一張說說好了,圖片後超連結文字是該作品的其他連作,可以看看....
[La Gare Saint-Lazare]
[The Saint-Lazare Station (La Gare Saint-Lazare)] 1877 75x104cm
1877年,莫內嘗試新繪畫題材,火車站,這對露天風景畫家來說是一項新的經驗。莫內特地選了「材質特殊」的火車站(屋頂的金屬框架、頂棚的玻璃、石磚建築),而且這裡是巴黎最大的車站,當然最重要的也是最吸引人的-蒸氣。陽光把遠景的樓房打亮顯得清晰,不至於被蒸氣蓋過,前景火車頭前亮亮的方格,是被金屬架構切割的陽光。莫內最著迷的,就是蒸氣了,灰白色的蒸氣被車站屋頂限制,呈現迷幻的氛圍。軼聞之莫內為了畫這系列的畫,假裝成車站的官員,要火車不斷在車站裡芬蒸氣做「檢測」。(笑)
(草稿)
[Les Peupliers]
[On the banks of the river epte seen from the marsh] 1890 88x93cm
取材地點是在維吉尼 Epte 河畔,莫內坐在水上畫室作畫。因此可以看出視點很低。這系列一推出也很受歡迎。整齊排列細細長長的白楊樹,就像一條色彩繽紛的緞帶。軼聞之1891年莫內在做這系列作品時,河邊的沼澤被拍賣莫內為了完成作品不讓白楊樹太早被砍掉,還付了一大筆錢給買下土地的木材商。
[Rouen Cathedral]
[Rouen Cathedral, Facade (Morning effect)] 1892-1894 106x74cm
「瞬間的感覺」是這系列作品莫內想要表達執意追求的效果。他要捕捉的,便是陽光在教堂古老石壁上的投影及呈現石壁的質感。某個曾˙面來說,莫內不是畫「教堂本身」,而是畫自己和教堂之間的「空氣與光」。這系列作品另一項特色在於,莫內為了呈現光影效果,把顏料的的異常厚重,要把教堂平坦細緻的石壁被空氣陽光環繞時表現出的質地。莫內也說:「每天我都要添加新的東西上去,每天都會發現一些沒看見的東西,非常困難,但來是要進行下去....我累壞了,影一晚我做惡夢,夢到教堂把我壓垮,教堂好像是藍色的,又像粉紅色或黃色的。」被晨霧包圍的教堂,幾抹塗在教堂上方的橘黃色,有種迎接早晨的喜悅XD
[Valley of the Creuse] (網頁後面幾張)
[Valley of the Creuse (Gray Day)] 1889 65.5x81.2cm
克勒茲河谷位於西法蘭西,莫內圖中所呈現之處,為大克勒茲與小克勒茲匯流處。莫內一共做了九幅畫,呈現一天中九個時間。[Valley of the Creuse] 是莫內「系列作畫」的第一次實驗。莫內說,他為了畫這組風景畫所遇到的困難,多半是季節帶來的,「必須面對不斷的變化,一切都在生長,一天天在變綠。這讓我無把捕捉到大自然。這條河時黃時綠,時漲時落,今天乾涸明天湍流。」樓上這件是在陰天早上,雖然畫面彩度是高的,但沒有陽光的斑斕。遠方地平線(中間)有一點點橘色光。
[The Japanese Bridge]
[The Japanese Bridge (The Water-Lily Pond)] 1899 89x92cm
莫內一生以日本橋為客體,做了很多件作品,也可以從其中發現風格轉變。上面這張是典型的莫內印象派作品,著重光影及水中倒影。如果沒有橋,其實這時候已經有抽象畫的樣子了。 橋是在背景畫好,顏料乾之後,再用厚的顏料以乾筆畫上去,所以橋才會有突出畫面的立體感,也助於固定觀者的視線。另外,關於蓮花,莫內一如往常用水平向的筆觸堆疊稱層次感,而垂直筆觸的倒影及水草固定住畫面,以免產生左右延伸的視覺效果。
[Les Meules] (網頁最下面)
[Grainstacks in the Sunlight, Morning Effect] 1890 65×100cm
這系列作品非常受歡迎,畢沙羅稱讚:「他的畫在我看來十分光彩奪目,堪稱大師之作。顏色畫得很美、很細膩,有福動感,尤其是畫的背景!」乾草堆地點是在維吉尼住家附近。這組畫追蹤色彩的瞬間的微妙變化,透過整體搭配,十分生動。莫內曾說過:「這真是一種不斷的折磨,要表現氣候、氛圍和環境就足夠把人逼瘋了!而且太陽落得很快,我完全跟不上它。」和之前的白楊樹相比,乾草堆真的柔和很多,而且乾草的質感也比白楊樹複雜特殊許多。這幅在早上的乾草堆,前後排列,左側被陽光照的金光閃閃,右側卻十分黯然。
[Waterloo Bridge]
[Waterloo Bridge, Sunlight Effect] 1903 65.7x101cm
莫內完全被倫敦的「霧」抓走了,以太晤士河為中心一連畫了三組畫: Waterloo Bridge、 Charing Cross Bridge 及 Parliament 。被霧籠罩的Waterloo Bridge,迷迷濛濛的,遠景不甚清晰,卻還是能發現一點在白天的線索,橋墩喊河面上淡淡的橘黃色波紋。或是因為事霧很重,顏料用很厚,看起來稠稠的,但石橋很結實XD
[Charing Cross Bridge]
[Charing Cross Bridge, Fog] 1903 73x92cm
相較於 Waterloo Bridge , Charing Cross Bridge 顯得輕逸許多,主要原因是橋的形狀和材質, Charing Cross Bridge 細細的橋墩,平面以金屬支架支撐。圖上面可以看到濛濛的太陽,因為水氣折射而顯得模糊不清,增添虛無飄渺之感。
[Houses of Parliament]
[The parliament reflections on the Thames] 81.5x92cm 1905
很喜歡的一張,這幅畫最迷人的部分就是河面上亮白色的波紋,實體畫的白色是最上層塗得很厚的白,亮得很刺眼但動人。在濃霧中任何物體都顯得迷濛虛幻,不論遠景的房樓或前景的國會大廈,無一清晰,泰晤士河比國會大廈更為顯眼。畫面右下角一直往上延伸的藍黑色物體,大概就是國會的殘影吧!國會大廈經垂直筆觸呈現不斷抽高的幻覺。其實跟這系列其他件比起來,莫內有把多畫一些國會右側(視角往右移),讓畫面上的國會往左邊多一些,避免構圖上往右傾的錯覺。
[Le Ninfee]
[Le Ninfee] 200x200cm 1914~1917
睡蓮系列很喜歡的一件作品,以安全的對角線構圖。左下方的蓮花被強近的陽光照得幾乎變白色,右上方離岸較遠的蓮花被湖水染色,呈現藍紫色,而中間茂密的水草為兩坨蓮花添加幾分活潑。這些蓮花是用很厚的顏料以連續的橢圓形筆觸塗上去,好像盤子一樣(笑)。左下角蓮花的莖分明得很細緻。
================================================
[ 維吉尼花園 ]1886~
莫內在卡謬死後和之前的買家奧契德 (Ochard) 關係很好,當奧契德出遠門時,都是莫內照顧奧契德太太和她的女兒。在奧契德破產後,兩家共患難。莫內搬進維吉尼,也帶著奧契德太太 (Ochard Alice) 和小孩們一起搬進去,就像一家人一樣。不難想像,莫內和 Ochard Alice 是互相喜歡的。1892年,奧契德先生死後,兩人結婚。
[Boat at Giverny] 1887 51x61cm
這三位女孩子是奧契德家三位千金,其中Blanche,後來和莫內的大兒子Jean結婚。這幅畫一樣在專注於水中倒影,林蔭將陽光隔絕但還是不難發現女孩衣服、帽子上斑斕的光。
[Study of a Figure Outdoors: Woman with a Parasol, facing left] 1886 131×88cm
這是奧契德家的千金,可以明顯看出太陽的位置。傘外側亮白金黃色和傘內側的綠色形成對比。強風把天上的雲、絲巾、裙擺、花花草草都往左邊吹去。左邊草地上的陰影很生動。有人說,這景象是莫內刻意再製樓下那張 [Woman with a Parasol - Madame Monet and Her Son](1875) ,紀念卡謬,且這位女子的臉並沒有很清晰。
[Woman with a Parasol - Madame Monet and Her Son] 1875 100x81cm
是卡謬和Jean。雖然說莫內在1875年已經是個技法成熟的畫家,但和 [Study of a Figure Outdoors: Woman with a Parasol, facing left] 相比,後者線條顯得更加自由,顏料不斷堆疊呈現花草茂密的層次感,尤其在人物描繪上,有了自己的風格,脫離馬奈及雷諾瓦的影響。
[The Boat] 146X133cm 1887
採對角線構圖,以水面下攢動的水草為中心。陽光穿過樹林,點亮水草及小船,白色的小船先吸引觀者的視線,再將是現代到中間生氣蓬勃的水草。水草的藍紫、紅色、黃很厲害啊!
[Garden Path at Giverny (Avenue in Giverny)] 1902 92x89cm
應該是眼睛沒辦法接受到「正確的」自然光吧!?整個畫面紅通通的。但左右兩邊的綠色有稍微平衡不斷膨脹的紅色調。
[Weeping Willow] 1918 131.2x110.3cm
[Japen Bridge] 1918~1924
這件是莫內晚年日本橋連坐的其中一件,是抽象畫吧!莫內把視線集中在水平面(橋的高度「變低」了),沒有刻意把橋突出於背景,兩者融在一起了...筆觸也顯了大及隨意。莫內因為白內障,雖然有醫治但狀況還是不好,眼睛看到的光有誤差。但我想,這應該是莫內心裡很焦慮和失控吧!(畢竟他還是依經驗畫出「正常」的睡蓮壁畫)
1888年中,莫內賣了一些作品給迪奧‧梵谷 (Theo van Gogh) (「梵谷」的弟弟),迪奧‧梵谷也幫他賣了不少畫。莫內這幾年的畫展都算成功,逐漸被「頑固」的觀眾接受了。 1900年後,莫內的作品在越來越多國家展出,因為畫家與收藏家的努力,莫內在美國佔了一席之地,而維吉尼成了「聖地」。法蘭西官方的態度,盧森堡博物館首先收在1896了莫內的六件作品,之後陸陸續續一直到莫內死後,他的作品終於進入羅浮宮。莫內的第二任妻子Alice和長子Jean先後於1911和1914年去世,往後幾年,便是由媳婦+女兒(姻親) Blanche 照顧起居。莫內一直拖到1923才願意動手術處理白內障問題。
======================================================
1889年,莫內向馬奈的朋友及崇拜馬奈的人發起認購活動,買下 [Olympia] 捐給羅浮宮,以紀念馬奈(死於883),也是一種比較含蓄支援馬奈遺孀莫里索 (Berthe Morisot) 的方法。她對莫內說:「只有你的名字和威望,才能撞開那些門。」萬國博覽會期間,同時舉行「法國藝術百年展」,馬奈的 [Olympia] 有參展。捐贈之途困重重,但莫內還是讓國家買下 [Olympia] 放在盧森堡博物館,直到1907克里蒙梭(就是那個首相)出面,才 [Olympia] 才進入羅浮宮。
馬奈 [Olympia] 1863 130×190cm
這幅畫如同[草地上的野餐](1863)廣受爭議,這位全裸貌似賣身的女子愜意地直盯著觀者,後方非女僕為她送上愛慕者的花,床尾一隻黑色的貓,總之18禁曖昧意味很強就是了(笑)。另一方面來看,這幅畫畫受喬爾喬內[沉睡的維納斯], 提香的[烏爾比諾的維納斯]及戈雅的[裸體的馬哈]的影響,呈現西方新舊畫派融合的效果。算是馬奈的革命吧!(是說那位女僕很重要,如果把她移開,小姐就往左翻倒了)
=============================================
[睡蓮壁畫]
1905年左右開始「建國大業」,1920年完成。莫內把這件傳奇性作品捐給國家,橘園美術館 (Le Musee de L'Orangerie) 。 莫內白內障還是沒醫好,卻仍然戴著矯正眼鏡進行工作。在橢圓形的展間中,這兩百公分高的作品,讓觀者有臨場感。作品雖然粗糙,卻十分有實驗意味,類似抽象畫,
[睡蓮](Les Nymphéas) 1920 200x1275cm 展間平面圖,分兩個展區 Salle1&2
======================================================
僅管馬奈在後世被當作印象派的領袖,他卻打從一開始反對印象派畫展,也不曾參與其中。當時印象派的真正精神領袖、為團體披星戴月的其實是莫內。莫內發起第一屆印象派畫展、窮盡一生鑽研光和色彩的關係、激勵帶領畫友們一起嘗試及實踐。雷諾瓦是這樣說明的:「要不是莫內給我們每個人鼓勵,我們當初很可能半途而廢。」
莫內最大的「貢獻」便是直接描繪自然,把所有文學、社會元素徹底排除,比馬奈更堅決(笑)。他是這麼說的:「當你到戶外作畫時,你應該盡量忘記前面有什麼東西,例如一棵樹、一座房子、一片田地等。你只需要看到,這裡有一小片藍色、一塊橢圓形的粉紅色,還有一條黃色。你可以依照你所見的實際顏色和型態作畫,直到眼前景色所給與你那種純樸的印象,全部都被表現出來。」
其實,印象派從未發表過任何系統性的藝術主張,成員們各有專長和風格,這群「雜牌軍」卻在藝術追求上有共同的傾向,就概念上來說:印象派是寫實的,不用黑色,用長短筆觸呈現明暗取代平塗,強調戶外寫生,強調自然光、追求瞬間自然效果(速寫)。從藝術史上來看,印象派作品確實為「繪畫性」繪畫開啟一道大門,使視線變成一塊一塊觀看作品,而非如以往常見的描邊作品,視線隨著形體輪廓移動。
最後推荐網站---Claude Monet: Works of Art and Life of Impressionist Painter 裡面圖片資料很充足!
* 資料來源
1. [莫內], 光復書局編輯部編著, 2002
2. [莫內 : 印象派繪畫大師], 何政廣主編 1996
3. [莫內-Monet], 台灣麥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