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經是六月最後一周的事了,現在才記錄下來阿。這是第一次去坪頂古圳步道,從頭到尾都是因為劉克襄老師在通識課上很認真說那條路有多平多涼多好走,但真正驅使我過去了力量還是聽了平等里和古圳的歷史發展故事,才對那圳道心嚮往之。加上,是多了一個小地方能帶倫弟去探險(只是自己想去XD)。還記得那天星期二,太陽還是一樣很大,從士林 MRT 坐「小18」過去,早上 10:00 (我竟然還記得XDDD)。好久沒有坐「小18」了,畢竟班次也不多,而且經過東吳大學不下車還是第一次。漸漸的,車上人越來越少,到至善路後,自然景色和乘客年紀成正比,真的很驚恐,終於看到傳說中內雙溪的中上游了,最後竟然只剩我和弟弟了.....
是最後一站,[坪頂古圳步道口]。
(700m滿令人絕望的阿...)
看到前方的山邊產業道路,有點絕望,平常在宜蘭,都是爸爸開車「咻~~~」過去的地方,而那天早上11點大太陽下,是兩個人看著告示牌指示走了700m,經過了其他步道口和鵝尾山,最後才看到一條小徑,裡面有一群婆婆媽媽走出來,說是從平等里下來的,問公車站在哪。每個人汗流浹背,讓我擔心了....(不是說很涼不會曬到太陽嗎??),但竹林與花崗岩步道和一旁人家接的山泉水(洗臉洗手)至少令人頗振奮的。
之後沿路,根本就是在爬山!!!比以前在宜蘭爬的小山還陡還崎嶇,真的很令人難以置信,而且只是一旁的河水,有稍微讓附近涼一點,沿路聽著稀哩嘩啦的水聲,也漸漸從驚喜變成背景音效而無感了,畢竟沿路都在爬山,是爬山!!(不是說很平嗎?) 總在想這理是不是平等古圳步道....但路旁林務局的牌子總是說這裡是.....這段路, 60% 會曬到太陽,但卻被河水感染得不是很熱,而其他就是躲在蓊鬱的飽和深綠色樹林裡了,反而有點冷,植披也慢慢改變了。
(沿路越來越陡= =)
爬了一小時,完全頭昏腦脹,越爬越高了,出發前還想說可以快快樂樂經過劉老師所謂惡婆婆和兇狠土狗的地方,然後走向擎天崗....結果我們汗流浹背在爬山。大概在一小時後,終於終於終於看到山徑兩側有平坦的河水,是照片上圳道的樣子!!!(右岸是整齊平坦的花崗岩道,左側是緩緩流動的水,水底泥沙平坦,水質清澈),我都開心得要哭出來了>>>>>看這正前方無止盡的山路階梯,所幸往右側的水道奔去(因為水從左往右流,合裡推測那是下游),單純想趕快擺脫這鬼打牆的山道。
一走進圳道,氣溫瞬間降低了,太陽照不過來,被山擋住了。開始一連串洗手擦汗,弟弟甚至把衣服脫掉泡進水裡再擰乾穿上,「阿!!!好涼!!!」我還記得他大叫,然後邀請我做一樣的事.......(弟弟唉,你穿得是透氣塑膠衣,姐姐我穿得可是棉質.....)在我蹲下來洗手時,竟然有水從肩膀流下來!!「媽的!!!!!!!!」我記得當時真是既驚恐又悲傷。(是水壺蓋子沒關緊,而包包裡的東西都濕了= =)索性把所有東西都擺在一旁的石子上想曬乾,但太陽跟本照不到,就在一陣悲傷之下,開始午餐時間,一人一顆粽子。
弟弟穿防水涼鞋,便直接把腳泡進水裡,不....他一開始就直接站在水圳裡了= = 。因為我穿運動鞋,只好脫襪子腳泡水,只是水超冰,又只好把腳舉離水面.....默默結束午餐時間,開始進入很智障的飯後活動,把樹葉丟到水面看它飄,踩水底(泥沙很扎實....)收拾好還是濕濕的裝備,便起身繼續探險,這時弟弟才後悔把衣服弄濕,畢竟這裡很涼,又有風。話說,這沿路,沒看到其他人.....(真的不適合一個人探險啊),越往前走,越接近原始林景色,而花崗石步道也漸漸變成水泥砌的走道了,沿路真的都曬不到太陽,空氣濕濕冷冷的,左岸的樹和岩壁都長滿了青苔,右岸便是山坡。
(平坦的水圳~水超冷)
其實沿路走來,非常讚嘆台北市內竟然有如此漂亮的景色,就像在溫帶的森林裡一樣,很多阿鳥。沿著水圳,看到一隻大概有 8cm 的獨角仙(他的一隻腳斷了 踽踽獨行 我不斷吐槽倫弟「是你踩的厚!!!!」XD);一隻大概20~30CM的細細水蛇順著水流游進岩縫裡;約3cm噁心的垂釣毛毛蟲,乘著風在路中間晃阿晃阿晃阿晃阿,還好有帶傘,當盾牌不讓毛毛蟲貼在身上(崩潰),雖然看倫弟過去的樣子很智障,但我過去的時候狀態也是一樣 冏;水圳裡有魚,但只分布在特定區域,機動性很高。
[桃仔腳橋],這橋其實就是很一般般的水泥橋,修建於民國70年,橫跨內雙溪,只是躲在幾乎沒有人的森林哩,橋又長滿了青苔,倒是覺得很漂亮,不免俗地向觀光客又多拍了幾張照片。橋下,有壺穴,還滿興奮的(我好奇怪...)。暫且在橋上休息一下,聽水聲,太陽一樣照不進來,這沿路下來,好像都不曾被陽光照射到。過橋,有個黃色的小涼亭,很開心衝上去以為有位子坐,殊不知整桌整地的蝙蝠屎.....但還是找了個沒什麼大便的地方,鋪上傘坐了一下。
(是壺穴,是壺穴!)
(一桌子的屎,應該是蝙蝠,但他們不在。)
終於,大概到了一半的旅程,看到遠方的太陽曬著前方的水壩,水面閃爍著熱熱的白光,難得有看到太陽超開心的時候XDDD 。畢竟整路下來還真的頗冷的。也看到了其他人,是阿公阿婆們,和他們交會於水壩之上,下面應該是內雙溪,水壩旁有個孤立的池塘,水裡有亮亮的魚和蝌蚪,旁邊的石頭長滿苔癬。在太陽下站了一陣子,好讓沿路吸收的水氣都蒸發,繼續前進,景色稍稍有改變,雖然走道還是水泥砌的,但因為太陽間歇性的照射,空氣比較乾氣溫比較高了,而右岸漸漸出現竹筍園的跡象,平台上種地瓜葉,還有鋪設水管,雖然這樣,路也沒比較好走。
(會令人過敏的垂吊猥褻物)
倒數1/4的路,太陽又照不到了,連水泥地都沒了,就是爛泥巴....很恐怖,黃土被一旁的水弄得黏黏的,腳還會稍稍陷入泥裡= = (心裡默默抱怨 不是說能穿高跟鞋走嗎?)。最後最後,太陽越來越大,越像在走「水圳」了,右岸的坡地慢慢變高,是菜園,我們走在灌溉水道上,就像小時候在菜園小心沿著大水溝走一樣,最後最後,兩邊都變菜園了,下午兩點的太陽狠狠曬在身上,又開始討厭陽光了XDDD 。終於到了有人住的小聚落了,本想繼續跟著水前進,但後來就被障礙物擋住了,恩...我們在某偏遠山區的農田裡。當時還頗無助的,畢竟也不知道這附近有沒有公車站牌,也都做好要往回走的心裡打算XDD 。向山坡上產業道路的人家問路,發現有公車站牌,「小1 頂山」(最後一站) 。發車時間,離現在還有一小時 = = 。在一絕望下,剛好遇到有人開車回家,不死心去問公車何時到,結果竟然再15分鐘就有一台(是隱藏版阿~) 坐在路旁的小木頭上等車,被對面的人家招呼去買粿(當下是不餓 但看到他們如此熱心又好累的情況下 還是很客氣買了不便宜的草仔粿,是有誠意的粿) 公車來後,司機下車消失一陣子,好像是去上廁所和休息XDD 。 車上有個阿嬷和小妹,原來是阿嬤坐錯車跑到隔壁山了XDDD 。
雖然沒看到劉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看的水道口[坪頂古圳],然後到擎天崗,那路程應該是在中途發現水圳後的上游方向才是,但還是沿路一邊悲傷爬坡時,跟弟弟說這水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不然就只是一條像小河的水溝罷了。200年前,平等里就是因為開槽水圳而發展起來的,比山下的士林還要早,從一條到兩條到現在的三條水路,都是穿過山引水的呢!!水圳,應該是沒有太多改變,而且在底沙如此扎實的情況看來,真的存在好久好久了。也佩服古代人用兩隻手和簡單的鐵器做出如此平坦的圳道。現在,雖然住在平等里和山上的人變很少,以老人還小孩為多,務農居多,依然利用水圳灌溉。
看著告示牌上步道路線圖,發現一開始的爬山,就像在走捷徑,切過彎彎曲曲的水路後,才意外進入水圳路線,走了全線的 2/3 ,發現,就快快快樂樂又驚喜的,繞過兩座山XDDD 。 路上景色,遺世獨立,連時間好像也孤立了。感覺走了好久好久,但也才經過一小時多。
和坐錯車的阿嬤稍微聊一下,阿嬤他小時候是要走水圳到隔壁山去呢~他還滿開心有人來走水路的就是了。最後,車發動不久,和弟弟都睡死了.....
回到士林捷運站,恩.....回到正常的台北市了XD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