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小小的展,其實說來說去沒什麼關聯性,硬要說為何要編在同一篇文章,只能說他們都是新生的創作家,題材與表現方式都很新穎與有趣。

金南杓(Kim Nampyo 韓)[即刻風景]@日升月鴻

INA JANG(韓)[在 • 紙 • 上 | ON THE PAPER]@頡學空間

陳珊妮[Sugar Honey Iced Tea]@TIVAC

 

就前二位來說,是專業的藝術家,作品都非常令人驚艷,不論是磅礡的[即刻風景],抑或小品性質的[在紙上],都算是當代有趣的作品,尤其以即刻風景系列在拍賣市場行情來說,世界各地藝廊都有收藏,成交價也不差。

至於陳珊妮的攝影展,算是這三個展中了解最深的(畢竟跟她討論了頗久)創作方式在台灣攝影圈裡真的是少見,可能是因為「圈外人」的巧思吧!

 

=========================================

即刻風景 62(130 x 162 )  

金南杓 [ 即刻風景 62 (130x162)]

 

即刻風景 鳥 1 (130 x 162 )

[即刻風景 鳥 1 (130 x 162 )]

先就金南杓的作品開始說,那天是第一次到日升月鴻,而碰巧遇上的個展。一看到平均大小都是130X130cm 甚至130X300cm 作品時還真的有嚇到,加上媒材上的「即刻墨水」「人造纖維」更是驚嘆!其實遠遠看,是覺得畫面很有立體感,而人工纖維(突出畫面的馬尾、水草、眼睛、繩子......)並不是非常突兀,好像與平面畫作融為一立體空間,而近看才發現是一坨、一縷黑色的毛,畫面方面,基本背景墨水,確實呈現了「即刻」速筆,每一撇或一道渲染,隨意與倏忽及過,簡介上所謂「快速滿足慾望的『速食』」,現在想來,應該是當下的感官刺激。


至於內容,常見的動物:鳥、馬、獅子、鱷魚(牠們也就是人工纖維主要的裝飾對象),搭配著象徵當代流行的高跟鞋。不成比例與違反空間觀念地將所有物體平行置於畫布上,
動物身軀上,零散破裂地夾雜人造物,乍看之下不顯眼,卻突兀地為身體的一部分。就意象上而言,或許是自然與現代文明中間的衝突,鞋處於自然中,自然處於鞋中;
水墨的毛,人造纖維的毛;翅膀是山水,山水是頭。

展出的作品對我來說都很震撼,一方面是尺寸,另一方面則是動物畫得好真實卻好疏離,自然與當代文明的疏離,超現實的風景。

最後,特地google 所為韓國墨水,其實還不太懂那到底是什麼,只是就比較傳統墨水畫來說,較不著重筆勢與文人畫內容。韓國墨水,看來有墨水的本質與效果,而呈現方式像水彩。(@@)

 

[[[[[[[[[[[[[[[[[[[[[[當天過去時大門竟然鎖起來了...準備離開時才聽到開鎖聲(平常假日是都沒有人嗎....) 而出來的員工還一臉驚恐(笑)

 

即刻風景 斑馬 1  130X324  

[ 即刻風景 斑馬 1  (130X324)]

=================================================

INA JANG[在•紙•上]這個展是去TIVAC看陳珊妮攝影展時發現的廣告,而前往。

也是第一次到頡學空間,小小的展間,佈置得簡單清新,符合這次展覽的風格。感到很趣的作品,都是用拼貼把空間感和原物件線條消彌或改造,而成了另一種新物體。
就像我把眼鏡拿下來後,看她那些作品完全和戴上眼鏡後看到的不一樣(大笑)無數小小點點與溫和淺色調,在在顯示她的少女心啊!很輕巧地,在平凡的空間與物件上,
做了小小的「惡作劇」讓原本的物件有了菱角與點點,變得好像卡通人物,立體感好像因此不見了。「在紙上」,作品都在紙上,而作品上的也是紙。有趣的是,INA JANG不是在原照片洗出來後附上紙片,而是在拍攝時,就將紙片與人物附合了。她並不特意要把附上的紙與背景無瑕疵得融合,那看得出來的第二層覆蓋,便是精髓所在阿!

 

 [[[[[[[[[[[居所房間換上INA JANG[在•紙•上]的廣告,沒戴眼鏡看到的總是狡黠的平面,也就是刻意做出的遮掩。感覺她是個很奇奇怪怪的「女孩」(笑)

 

 

====================================== 

 

 最後,陳珊妮[Sugar Honey Iced Tea]

 (一看就知道是阮經天XDDDD)

 

 

作品大多都是輕柔的淺色系,僅有小部分被獨立出來的黑色系與豔紅色作品,就陳珊妮的說法,要在一群亮亮的東西裡,放一區黑色的作品,真的很困擾,只能在燈光方面作調整(畢竟展間不大),但很堅持一定要放那幾件作品!

就拍攝手法及呈現方式,非常強調只是用一般數位相機無經任何修改裁切而成,只是就顏色與畫面清晰狀態還是認真得問了相關問題,是對曝光與對焦的調整。
可惜最後確切手法就是個謎,或許真的應該認真用相機實驗看看(笑)因為是淺亮色系的作品,用的相紙是細緻再用水晶板表框,才能完整呈現色彩的效果,
聊天過程中,提到現在並沒有什麼人做這種攝影類型(鑲水晶板)的創作。而陳珊妮稍後提到的蜷川實花,才讓我突然想到有這麼一回事!只能說水晶板合適於高彩度與高亮度作品,但就高曝光與失焦來說,可真是少之又少,或許是現在人一窩瘋衝向高解析度與完整對焦而導致的反差吧!

至於展名、相片沖洗大小、取景、排列方式都是在隨意與心情好下決定的,而拍攝物件都是生活中簡簡單單的常見物,車窗外風景、茶杯、欄杆、捷運座椅、自己......其實在一切隨心所欲的外觀下,原來每張構圖都是經過大腦計畫的,而且也不只有拍一張,而是不斷拍攝與實驗下才挑出的寥寥幾件。感覺上,實驗性質很高(笑)

就整體創作來說,我覺得就是好玩,最大的賣點就是神祕的效果。不然單就從看上面兩位標準看這些作品,就沒什麼,雖然一開始拍照也沒什麼特殊想法,是一群小小小而有趣的東西罷了。就我來說,是空空的高亮度物件群。

其實剛開始看到時,一直覺得是拍完後再用水蠟筆或其他媒材加工、用LOMO,或是調相機色調,而覺得效果真好,但被很認真說是用一般相機後,好像這一切都變成一個謎了......從藝人角度來看,這是傑出的創作。但以看展覽的想法,便稍嫌薄弱。


[[[[[[[[[[[[[[[很乖很捧場地去了開幕,等了快兩小時才找到機會認真問了一串問題(笑)剛開始好緊張好緊張,到後來就像和同學說話一樣(大概是那天高度很同學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renlin79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